10年夥伴情!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與美國智庫東西中心簽署新一輪合作備忘錄,持續培育太平洋地區青年領袖
2025/09/18
第345號新聞稿
在區域安全局勢快速變化與氣候變遷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台灣與美國持續展現推動太平洋夥伴關係的決心。外交部政務次長兼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吳志中與美國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 EWC)院長Celeste Connors於9月17日在第10屆「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Pacific Islands Leadership Program with Taiwan, PILP)結訓典禮上,共同簽署新一輪5年期的合作備忘錄(MOU),宣示雙方將持續合作推動本計畫,透過人才培訓與區域交流,共同培育下一世代太平洋青年領袖,具體落實外交部長林佳龍推動的「總合外交」理念。
結訓典禮暨MOU簽署儀式由吳院長主持,出席典禮的貴賓包括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台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吐瓦魯國駐台大使法莉莉(Lily Tangisia Faavae)、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代理副處長羅峻平(Michael Pignatello)、帛琉共和國駐台大使館教育文化官Janet Ebil Orrukem、外交部諮詢委員呂曜志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副處長董靜芬等人。
吳院長致詞時強調,持續推動PILP不僅展現台美雙方對太平洋區域的長遠承諾,更象徵民主夥伴共同回應區域挑戰的決心。無論是數位資安、氣候變遷、醫療健康、婦女賦權或永續漁業,台灣都將與美國及太平洋島國一同努力,建構更具韌性的區域發展。
EWC院長Celeste Connors表示,PILP計畫是跨國合作的典範,透過培育青年領袖,讓區域能共同面對戰略韌性、經濟安全、教育與健康等挑戰。她同時勉勵第10屆學員以勇氣、同理心與遠見於各領域持續發揮影響力,更高度肯定台灣長年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並稱簽署新一輪的MOU代表雙方攜手合作的承諾,將為區域和平與繁榮注入更多能量。
今年培訓計畫共有10個太平洋國家含台灣3位原民青年代表,計23位學員參與;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島國同屬南島語族,學員間文化同源的跨國交流有助深化彼此連結,6週課程朝夕相處的友好情誼勢將延伸為互相支持的堅定力量。
馬紹爾共和國駐台大使卡蒂爾致詞時特別感謝EWC與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多年來深耕PILP計畫,使其成為培育太平洋青年領袖的重要平台,期盼學員們勇於承擔使命,攜手面對氣候變遷與區域安全等挑戰;吐瓦魯國駐台大使法莉莉則指出PILP培養的青年將是推動「2050藍色太平洋大陸戰略」的核心力量,呼應今年度太平洋島國論壇主題「Iumi Tugeda: Act Now for an Integrated Blue Pacific Continent」。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代理副處長羅峻平強調,美國將持續與台灣及太平洋夥伴合作,推動數位連結、基礎建設及永續發展計畫。
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與EWC自2013年起合作執行PILP,至今已培訓逾200位太平洋地區青年領袖,為區域最具影響力的領袖培訓計畫之一。
今(2025)年適逢第10屆PILP結訓典禮,外交部特別邀請15位歷屆校友「回娘家」參與活動,與新一屆學員分享心得,展現本計畫對太平洋地區青年領袖持續培育的長期影響力。典禮中,吳院長也準備了人氣在地伴手禮「澎湖花生酥」與「小卷片」贈送給學員與校友,為活動更添台灣味。典禮後原住民舞團以豐收為主題進行的表演為學員的離台返國送上祝福。(E)
- 記者:外交部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