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行銷「千篇一律」 議員批淪為她宣傳

中市府行銷「千篇一律」 議員批淪為她宣傳
議員江肇國、蔡耀頡質疑,購物節時機錯誤、成效有限,要求市府回歸專業行銷(圖/柳榮俊攝2025.10.20)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政府推動的「台中購物節」再度成為議會焦點。市議員江肇國、蔡耀頡今(20)日質詢時指出,活動行銷手法長期流於形式、時機錯置且效益不彰,呼籲市府調整政策方向,從城市形象操作回歸實質經濟振興。

江肇國指出,近年市府大型活動主視覺多以市長肖像為主,形成「滿城皆是盧秀燕」的現象。他表示,市長作為城市代言人固然合理,但公共資源不應淪為個人宣傳工具,並呼籲市府自明年度起停止在活動宣傳及廣告中使用市長個人肖像,「市長不需要上廣告,更不必再用同一張照片與服裝重複曝光,只會讓民眾感到視覺疲勞與反感。」

他並質疑,經發局以「市長照片能吸引消費」為由為此辯護,批評此說法「失當且諂媚」,強調市府應比照民間企業行銷模式,邀請具有信任感與影響力的代言人,以專業手法帶動消費與話題性。

針對購物節舉辦時機,江肇國指出,購物節原為刺激內需而設,但市府卻固定於第四季旺季辦理,「根本是蹭業績」。他引用研究數據指出,零售業在10月至12月本為年度銷售高峰,若於此時舉辦活動,僅會推升原有消費者的支出金額,並無法創造新的消費動能。

他建議市府可比照「鍋烤節」反向操作,將主檔期移至農曆年後至母親節前或暑期淡季,藉此帶動百貨、量販、美妝、電商等產業於淡季獲得實質成長,不要再辦在旺季蹭流量,而是要真正帶動在地經濟。

此外,江肇國也對市府持續推行「國際大使」宣傳提出質疑。他指出,去年市府宣稱透過大使行銷吸引2,700多名外籍旅客,但效益有限,投入資源與實際成果不成比例。他強調,中央即將於11月底發放每人一萬元消費金,台中市285萬人即代表285億元潛在內需,「市府應聚焦內需市場,而非分散資源於成效不彰的海外行銷。」

蔡耀頡則指出,高雄與台中在城市行銷策略上差距明顯。高雄成功結合演唱會、商圈與消費券政策,活絡夜間經濟並促進整體消費;反觀台中卻選擇在旺季舉辦購物節,僅為追求表面數字成長,偏離原本政策初衷。他建議市府應調整檔期,選在淡季舉辦以刺激買氣,協助店家創造實質營收。

最後議員共同呼籲,若市府舉辦購物節等活動僅為宣傳市長或追求數字表現,恐本末倒置;若真以振興商圈、改善城市體質為目標,應正視外界建議,回歸專業與市民需求,讓政策效益落實於基層經濟發展。



相關新聞


停車格驚見「雙車牌」 台中開單員一眼辨真偽


台中商圈支付落後 議員:公有市場全面推電子支付


忠孝夜市停車難有解 全新停車場啟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