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攝取過量恐增癌症風險?義大利研究揭示死亡率提高27%.
義大利研究揭示雞肉攝取風險
雞肉一直以來被視為健康飲食中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因其低脂高蛋白的特性,深受健身族群與養生人士的喜愛。然而,來自義大利的一項最新研究卻為這種普遍的飲食習慣敲響了警鐘。研究指出,每週攝取超過300克雞肉的人,整體死亡風險顯著上升,尤其是男性的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更是暴增至2.6倍。這項研究結果將於2025年7月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Epidemiology》期刊上,迅速引起全球健康與營養界的廣泛關注。
研究背景與數據分析
(圖/AI生成示意)
義大利研究:高雞肉攝取與死亡風險關聯
這項研究由義大利都靈大學和羅馬健康研究院聯合進行,歷時11年,追蹤了超過4000名40至65歲的義大利中年人。研究團隊根據受試者的雞肉攝取量將其分為三組:低攝取組(每週≤150g)、中等攝取組(150~300g)和高攝取組(>300g)。在排除吸菸、飲酒、家族病史等干擾因素後,數據顯示,高攝取組的整體死亡風險比低攝取組高出27%,而男性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更是高達2.6倍。
性別差異與飲食模式的影響
研究作者指出,這種差異可能與性別間的生理結構、荷爾蒙反應及飲食偏好有關,女性多元飲食模式可能提供了一定的保護效應。
高溫烹調與致癌風險
雞肉烹調方式與健康風險
研究進一步指出,雞肉攝取過量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在於「吃多少」,更在於「怎麼吃」。長時間或高溫烹調的雞肉(如油炸、炭烤、煎至過焦)容易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包括雜環胺(HCAs)、多環芳烴(PAHs)及N-亞硝基化合物(NOCs)。這些物質在動物研究中已被證實具高致癌性,與腸胃道癌、肝癌、胰臟癌風險升高密切相關。
此外,雞皮與焦化部位是致癌物的主要累積區,愛吃雞皮或焦脆口感的人應特別留意攝取頻率與分量。
養殖方式與營養均衡的重要性
(圖/AI生成示意)
選擇健康雞肉:避免飼料添加劑影響
研究還指出,現代化雞肉養殖普遍使用飼料添加劑與促生長劑,這些物質可能以殘留型態滲入雞隻體內,若攝取過量,長期恐對肝腎與內分泌系統造成負擔。消費者應選擇「產地標示清楚、認證屠宰廠來源、低加工度」的雞肉產品。
雞肉過度依賴的健康風險
此外,許多人因迷信雞肉的「健康形象」,長期將其作為唯一蛋白質來源,卻忽略其他蛋白質(如魚、豆、蛋、堅果)的營養優勢與均衡必要。過度倚賴雞肉不僅造成蛋白質來源單一,亦可能攝取過多脂肪酸、膽固醇,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與消化不良等風險。
專家建議:遵循「4W健康原則」
針對研究結果,義大利營養學會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一般成年人遵守以下「4W 原則」:
1. **Weight(份量)**:雞肉攝取應控制在每週300g以內。
2. **Way(方式)**:優先選擇蒸、煮、燉等低溫濕熱烹調方式。
3. **Wide variety(多元化)**:每週蛋白質應涵蓋魚、豆類、蛋、堅果等。
(圖/AI生成示意)
全餐盤均衡飲食指南
4. **Whole-plates(全餐盤均衡)**:每餐組成應包括一半蔬果、四分之一全穀雜糧、四分之一優質蛋白。
結語:回歸飲食平衡
雞肉攝取過量的健康風險
台灣營養醫學會理事長陳彥中醫師表示,這項研究為雞肉過量攝取帶來重要提醒,尤其是男性族群、重度健身者與中高齡人口,更應檢視自身飲食是否過於偏重單一蛋白。適量、低溫、搭配多樣食材才是健康的關鍵。
雞肉的健康飲食策略
雞肉是現代人便利與健康的蛋白質選擇之一,但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多元、適量與科學的飲食策略。懂得節制,才能真正吃得快樂、活得長久。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快訊/台中某大學驚傳墜樓!男自行入校墜落 搶救後傷重宣告不治
- 記者:吳之亨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