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快走,提升60歲以上長者腦力:國際研究揭示新健康策略

五分鐘運動提升長者大腦健康


一項最新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Age and Ageing》的研究指出,對於60歲以上的長者,每天僅需五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就能顯著提升大腦健康。這項研究由美國多所大學的跨領域團隊執行,為全球老年醫學領域提供了新的健康建議。



研究方法與發現

(圖/AI生成示意)

每天5分鐘快走,提升60歲以上長者腦力:國際研究揭示新健康策略



中等至劇烈強度活動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研究團隊針對585名年齡介於65至80歲、認知功能正常的長者進行長期追蹤,分析他們的日常活動模式、睡眠品質與認知表現。研究重點在於中等至劇烈強度身體活動(MVPA),如快走、爬樓梯或騎腳踏車等。結果顯示,當每日的MVPA時長從約1分鐘增加至6分鐘時,受試者的大腦處理速度、專注力與工作記憶能力均有顯著進步。



短暫運動提升大腦血流與功能


這些短暫但具強度的活動可能刺激血流量增加,讓更多氧氣與養分傳送至大腦,有助於維持神經元功能與連結性。研究刊登於2025年6月號的《Age and Ageing》,標題為:"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cognition in older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IGNITE trial"。



快走的簡單與成效

(圖/AI生成示意)

每天5分鐘快走,提升60歲以上長者腦力:國際研究揭示新健康策略



快走的健康益處与执行方法


在研究中,快走被視為最容易執行且有效的運動方式之一。其特色是無需器材、不受地點限制,只要維持讓心跳加快、呼吸變快但仍可持續對話的節奏,即可達到中強度運動標準。研究人員建議,將靜態時間轉換為五分鐘的快走,不僅能促進大腦健康,還可能對心血管系統、血糖控制與心理健康產生正向影響。



專家觀點與實用建議



微量運動對大腦健康的長期效益


杜克大學老年醫學教授 Dr. Sandra White 表示,這項研究讓大眾意識到維持大腦健康並不需要劇烈訓練,連續性的微量運動就可能帶來長期效益。以往的運動建議往往以每週150分鐘為目標,對許多高齡者而言難以持續。而本研究提供了另一種實踐模式:只需從每日一分鐘開始,逐漸增加至五至六分鐘,即可帶來大腦可見的變化。



社會影響與健康策略



全球失智症挑戰與運動建議


隨著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失智症與認知退化成為各國公共衛生重大挑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3年報告,全球每年新增失智症病例超過1千萬例,至2050年預計將突破1.5億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提出的「低門檻、可持續」運動建議,有潛力作為全球健康推廣政策的一環。

(圖/AI生成示意)

每天5分鐘快走,提升60歲以上長者腦力:國際研究揭示新健康策略



推行社區快走步道與運動APP策略


公共衛生機構與地方政府可考慮推行以下策略:在公園與社區規劃快走步道,設立「5分鐘快走區」,鼓勵長者使用簡單的運動APP進行每日運動追蹤,並提供社區運動指導員協助長者進行正確的運動方式。



長者健康策略與公共衛生政策方向


這項研究不僅為長者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健康策略,也為公共衛生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方向,期望能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