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久坐族」。根據統計,台灣上班族平均每日坐著時間相當長,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普及,此趨勢更是持續增加。然而,看似無害的「久坐」習慣,可能正悄悄威脅著腸道健康。


久坐10小時 大腸癌風險飆升


根據2022年發表於《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過10小時的人,大腸癌風險顯著增加。更令人警訊的是,即使保持運動習慣,只要久坐時間過長,則風險依然存在。這項發現顛覆許多人的認知-久坐的傷害並非單純「缺乏運動」,而是單一的健康風險因子。


台北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陳柏諺醫師表示,久坐時間越長,大腸癌風險就越高,尤現代人的辦公習慣必須正視如此常被忽略的健康危機。


陳柏諺醫師解釋,久坐對腸道造成的機制有增加胰島素阻抗,長時間靜止不動導致身體能量代謝失衡,脂肪堆積、血糖調節功能下降,這種代謝異常會刺激腸道黏膜細胞過度增生,形成癌前病變;其次是讓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體內發炎指數上升使腸道黏膜DNA更容易受損突變;最後則是影響腸道血流與菌相平衡,久坐使腸道血液循環變慢、蠕動減弱,導致好菌減少、壞菌增加,破壞腸道微環境穩定性。


簡單方式有效預防 零碎時間起身活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定時中斷久坐是關鍵防護措施,每小時起身活動的死亡率可降低33%,即使是簡短的活動也能帶來顯著保護效果。陳柏諺醫師建議在工作中建立「站立辦公」習慣,尋找可以站立完成的閱讀資料、思考企劃、開會討論等能刺激大腦前額葉的任務,不僅保護腸道健康,還能提高專注力和工作效率。


此外,陳柏諺醫師提供還可運用「微運動」概念,不需特別安排運動時間,而是將身體活動融入日常工作中,例如親自處理原本可以請人代勞的事務、選擇走樓梯而非電梯、站著講電話、在等待時進行簡單伸展動作等。透過看似微小的「微運動」,也能有效打破久坐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循環。


陳柏諺醫師提醒,大腸癌是我國罹癌人數首位,而大腸癌可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保護大腸健康除注意飲食攝取要多蔬果、少紅肉的秘訣,更要記住「少坐多動」的重要性,不讓久坐成慢性病累積的隱形殺手。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