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果嶺自然公園 開放吸引人潮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正式開放,成功將70公頃球場轉型為全民共享綠地,與雙湖公園、澄清湖串聯,形成廣達470公頃的生態水漾綠廊,開放以來吸引眾多人潮入園參觀。市長陳其邁今(14)日於市政會議聽取各局處及地方改善建言,指示規劃飲用水、評估餐食可行性,並推動公園後續認養制度,做好各項園區配套措施,妥善維持自然公園生態與面貌。

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正式開放,成功將70公頃球場轉型為全民共享綠地,與雙湖公園、澄清湖串聯,形成廣達470公頃的生態水漾綠廊。(圖/新聞局提供)
回應民眾對公共空間的期待,市府將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改造為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超級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象徵高雄「綠地新生」政策的重大里程碑,可媲美紐約中央公園。園區面積約70公頃,保留原有丘陵起伏地貌,並規劃超過7.2公里步道,串聯草原、林帶與水塘,整體規模相當於高雄美術館園區外圍的2.3倍。

果嶺自然公園面積廣闊、綠意盎然,植栽、鳥類生態豐富,自10月10日開放以來吸引大批人潮,國慶連假三天共吸引約7.5萬人次入園。(圖/新聞局提供)
果嶺自然公園面積廣闊、綠意盎然,植栽、鳥類生態豐富,自10月10日開放以來吸引大批人潮,國慶連假三天共吸引約7.5萬人次入園。今日市政會議上,工務局針對「核心生態水漾綠廊-澄清湖風景區、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雙湖森林公園」進行專案報告。
簡報中特別引述一段高爾夫球球友的評論「入園時,生氣奪走我的球場的一個公園,但出園後感動失去未必是損失,而是另一種回歸,擁抱自然,可以擁抱家人及生活」,獲得不少共鳴。
陳其邁市長一一聆聽各局處、區公所及地方對於高雄果嶺自然公園的改善建議,提醒入園民眾共同遵守入園規範;他並表示,果嶺公園有不少運動的民眾,指示相關局處評估飲用水、餐食可行性,並妥善推動後續公園巡邏、認養制度,做好各項園區配套措施,保持自然公園生態與面貌。

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正式開放,成功將70公頃球場轉型為全民共享綠地,與雙湖公園、澄清湖串聯,形成廣達470公頃的生態水漾綠廊。(圖/新聞局提供)
回應民眾對公共空間的期待,市府將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改造為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超級生態自然公園「高雄果嶺自然公園」,象徵高雄「綠地新生」政策的重大里程碑,可媲美紐約中央公園。園區面積約70公頃,保留原有丘陵起伏地貌,並規劃超過7.2公里步道,串聯草原、林帶與水塘,整體規模相當於高雄美術館園區外圍的2.3倍。

果嶺自然公園面積廣闊、綠意盎然,植栽、鳥類生態豐富,自10月10日開放以來吸引大批人潮,國慶連假三天共吸引約7.5萬人次入園。(圖/新聞局提供)
果嶺自然公園面積廣闊、綠意盎然,植栽、鳥類生態豐富,自10月10日開放以來吸引大批人潮,國慶連假三天共吸引約7.5萬人次入園。今日市政會議上,工務局針對「核心生態水漾綠廊-澄清湖風景區、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雙湖森林公園」進行專案報告。
簡報中特別引述一段高爾夫球球友的評論「入園時,生氣奪走我的球場的一個公園,但出園後感動失去未必是損失,而是另一種回歸,擁抱自然,可以擁抱家人及生活」,獲得不少共鳴。
陳其邁市長一一聆聽各局處、區公所及地方對於高雄果嶺自然公園的改善建議,提醒入園民眾共同遵守入園規範;他並表示,果嶺公園有不少運動的民眾,指示相關局處評估飲用水、餐食可行性,並妥善推動後續公園巡邏、認養制度,做好各項園區配套措施,保持自然公園生態與面貌。
- 記者:三星傳媒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