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精舍新任住持長定法師承擔使命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專文】
華雨精舍於6月4日舉行莊嚴而溫馨的管理人交接典禮,由楊奕誠(長定法師)正式接任新任管理人。當日,台中市政府太平區公所課長代表特地蒞臨,頒發寺廟登記證書,完成合法登記程序。在明聖長老尼的見證與交接下,將責任與使命傳承予長定法師,象徵道場薪火相續、法脈不斷。

回顧四年前,長叡法師任期屆滿後,堅持退讓,不再續任住持,專注於傳遞印順導師的佛學志業,深入佛學研究,並於慈濟道場與華雨精舍等等開班授課。其後,明聖長老尼因而肩負起住持的管理重任。然而,隨著年事漸高、健康欠佳,長老尼對於道場住持的傳承問題,始終心懷掛念。如今,隨著交接圓滿完成,她終能放下重擔,安住於清淨的修行生活。
9月1日上午九點半,筆者帶著兩顆水蜜桃前往精舍探望明聖長老尼,並順道拜訪新任住持長定法師。恰逢技術人員正為大殿與大廳更換冷氣設備,現場熱鬧中透著一份清新。適巧,妙雲蘭若慧理法師的弟子德明法師也帶著信眾前來,準備蛋糕與禮物,為長老尼提前祝壽。當時,大殿裡有人禮佛,一樓客堂裡則有法師與信眾座談;明聖長老尼、慧璨長老尼、長定法師、頓澈法師、達聞法師與兩位信眾師姐齊聚精舍,場面既樸實又充滿溫情。

談及接任住持的心情,長定法師笑說,如今肩負的是「做廟公,校長兼撞鐘」的責任。他坦言,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細心照料兩位長老尼—明聖與慧璨長老尼,同時也要領眾共修:每月初一誦《金剛經》,十五則誦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偈頌,佛前大供後分享厚觀法師故事集,用佛典來說故事。長定法師進一步規劃,未來將逐步開放講堂,增設佛學課程,讓華雨精舍再度成為人潮雲集、道風清淨的學修道場。
長定法師的出家因緣,源自一段深刻的生命體悟。他1983年出生於新北樹林,是家中長子。原有手足二人,卻因弟弟早逝,只剩他與雙親相依。17歲那年,數位好友在飯店實習期間接連遭遇意外過世,讓他猛然感受生命無常,自此決定投身佛門。同年,他前往西蓮淨苑親近智瑜法師,並於23歲時在慧日講堂擔任廚師。當時住持厚觀法師要求嚴謹,他除了料理三餐,還得清掃、知客,夜裡並聆聽《成佛之道》的講解。當厚觀法師講至〈五乘共法〉一章時,他毅然選擇剃度出家,於25歲正式成為厚觀法師的第六位弟子,也是年紀最小的一位。
通過佛學院學歷成為福嚴第14屆校友的長定法師回憶道:「那時在慧日講堂一年只能休假兩天,回俗家還不能過夜,必須當日來回,規矩非常嚴格!」厚觀法師一生僅收六位弟子,清規肅立,由此可見。
如今,接任華雨精舍的住持,長定法師深知責任重大。明聖長老尼指出,長定法師將於2026年4月28日 導師冥誕舉辦任陞座典禮,以凝聚信眾力量,延續精舍精神。她也重申,華雨精舍自創建以來一向遵循「比丘主持道場、比丘尼不干涉」的傳統,這是道場傳承的重要法度。

在弘法上,長定法師特意以「共修」取代傳統的「法會」,以展現平等共修、彼此成長的精神。他說,這也是呼應印順導師在世時的風格,以《金剛經》與《成佛之道》、《佛說無常經》為主軸,延續師承的道風。
環境改善亦是新任住持的首要工作之一。精舍二樓大殿與一樓大廳的冷氣設備已使用三十餘年,不僅耗能,還常在法會中跳電。這次得以汰舊換新,全仰賴信眾的慷慨護持發心,讓修行環境更加舒適安定。
今年農曆七月十五適逢明聖長老尼八十五歲壽辰,道場特別於十四至十六日連續三天舉行「金剛共修」。佛供之後,一起祝禱迴向,讓與會大眾皆能感受祝福與加持。長定法師說,這樣的「共修」不是外在的儀式,而是心靈的互相滋養。
談及未來發展,明聖長老尼與慧璨長老尼一致表示,長叡法師佛學造詣深厚,長定法師則兼具行政與事務接待信眾、善巧說法之能力,更有專業烹飪之專長「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他們深信,透過新住持與長老尼的攜手合作,華雨精舍必能重現往日風華,繼續成為社區信仰的依靠與佛法修學的重心。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