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文旅新景觀

2023年疫情防控轉段後,人們重新走進現實山水人文世界。據文旅部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36.74億,同比增長75.5%,居民國內出遊總花費3.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4%,文旅融合新意迭出,文旅出圈成為熱詞。


1月,貴州榕江縣三寶侗寨侗族同胞慶祝新春佳節,舉辦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後被稱「村超」風靡一時,為當地帶來幾百萬遊客。脫貧後農村特色產業創新,為文旅增添亮點。從濟南七百年東泉村變身「網紅」,到河北阜平太行生態「貓村行」,都讓遊客津津樂道。


2月,東北仍是冰天雪地,而「冰雪旅遊」被冬奧會激發後成了熱門。不同的是增加了新節目:煙花秀、大秧歌、舞獅、燈光龍、滿族刺繡……景觀旅遊嵌入「文化」,契合了當前潮流。在上海,文人薈萃的思南公館和「空中書店」朵雲書院依然是打卡目的地。


3月,海拔3666米的四川牛背山巔落成刻有劉慈欣等近百名科幻作家名字的石碑,成為吸引遊客的新去處。人們在璀璨星河下放飛想像,踏上《流浪地球》的「未來之旅」。隨後,搶抓世界科幻大會契機,成都建成科幻館和科幻公園,引來遊客體驗未來世界奇觀。


4月,新落成的重慶開埠遺址公園為「8D城市」增加新景點。伴隨「城市更新行動」,從北京萬寧橋到寧波老外灘,從佛山嶺南天地到武漢楚河漢街,「城市漫步」吸引大批年輕人。



2023文旅新景觀
浙江天臺山瓊臺仙穀景區山水風光秀麗(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浙江天臺山迎來追尋徐霞客足跡的遊客。410年前的5月,徐霞客從寧海出發至天臺山,寫下《徐霞客遊記》開篇作。今年隨電影《長安三萬裏》熱映,許多人也追隨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而在西北出現了再走玄奘路的潮動。黃河邊寧夏中衛的「最孤獨的酒店」則讓人們仿佛聽到絲路駝鈴。


6月,杭州亞運會火種採集在五千年文明地標良渚遺址開啟,把世界遺產帶入更多現代人視野。今年從三星堆新館落成,到故宮推出新文創,從敦煌的文旅直播、煙雨麥積山的極致體驗,再到大唐不夜城的漢服遊,都讓「文明之旅」深入人心。


7月,青海省邀請科學家、藝術家、旅行家和年輕學子赴「科教之旅」,來到「地球上最像火星之地」冷湖訪問火星實驗營地和考察亞洲最大天文觀測集群。而在成都,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請來遊客體驗新一代「人造太陽」。三亞出現了海洋科考文旅專案。中國基礎科學的進展使得「科教旅遊」日益興盛。


8月,熱門數字技術和人工智慧加入旅遊,《風起洛陽》沉浸式VR全感劇場登場,遊客坐「元宇宙時空穿梭機」來到1300多年前「神都」,扮演古代角色。中國文字博物館用AI技術讓甲骨文「活」起來,山西天龍山石窟的3D列印洞窟讓遊客重睹佛像「真容」。



2023文旅新景觀
新華社照片, 12月24日拍攝的「愛達·魔都號」內部。 12月24日,中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離港出海,進行首次試運營。
近130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船員已到位,與體驗乘客一起完成此次試航,全船模擬真實運營狀態,檢驗郵輪的運營能力。
首次試運營在12月25日結束,隨即開始第二次試運營。通過兩次試運營,確保2024年1月1日的商業首航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據瞭解,商業首航將從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出發,執航上海至東北亞的國際郵輪航線。

9月,「愛達·魔都號」發售船票。中國成了歐洲外第二自造郵輪大國。這座高聳入雲的海上樂園城堡讓遊客走進更廣更遠空間。今年國航等還在旅遊交易會上力推航空旅遊,而一批民營企業成功發射航天器,瞄準了潛在太空觀光客。



2023文旅新景觀
新華社照片, 12月24日拍攝的「愛達·魔都號」內部。

10月,大灣區音樂匯各子項目陸續登場,吸引包括港澳樂迷在內的遊客。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統計,「十一」假期中音樂節、演唱會等大型演出活動平均跨城觀演率超60%,帶動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超20億元。


11月,第一列火車駛達雲南香格里拉。中國基建發力,新高速鐵路和公路把旅遊區成片貫通。人們得有機會走進崇山峻嶺中的「南天瑰寶」石鐘山石窟,讓天塹變通途的一批世界級超高大橋也成了打卡點。旅遊專列使「坐火車看新疆」成為銀髮出行新趣味。


12月,一批文化知識和旅行達人赴南海訪問超深海大氣田「深海一號」油氣平臺,感受工業文明。在煙臺海陽,遊客走進火箭總裝廠房,體驗海上火箭發射前的組裝過程。比亞迪邀請遊客參觀「雲巴」。汽車協會還組織新能源汽車文化推廣,邀請遊客坐無人駕駛車觀光上海城。


全年文旅亮點不止這些,比如對歐亞多國單方面免簽吸引海外遊客,中國公民出境遊也回升至1億人次以上。這是黨的二十大後中國發展「新征程」第一年,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預期加持了新文旅發展。2023年文旅產業的新景觀也打上「中國式現代化」烙印。(新華社記者:韓松)



最新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