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蔬菜不要直接煮!專家4訣竅這樣吃避險:別讓大腦「泡」在毒素裡

越來越多研究提及食品添加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但隨著食品產業不斷發展,食品添加物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要完全不吃幾乎不可能,更可行的方式是學習辨識、去除可能出現的危害。韓國中醫師鄭世妍(정세연,音譯)建議一些日常做得到的作法,減少常見添加物對健康的影響!

二手菸傷及大腦需要10秒,食品添加物只要0.6秒



「二手菸影響腦部需要大約10秒,但是從食物攝取到的食品添加物,只需要0.6秒就會對腦部形成刺激!」鄭醫師表示,包含糖分、鹽分與脂肪,都會導致多巴胺分泌,進而弱化前額葉、海馬迴的機能,造成成癮的結果:「尤其是加工食品,會讓人對於強烈的味道成癮,也因為它們的取得性更高,比起其他菸、酒、毒品,相對也會更難戒除。」

生活難避食品添加物 醫師教你這樣去除



由於購買無添加的產品難度偏高,現代人的生活又經常不允許餐餐自己煮,鄭醫師建議,針對不同食品可能出現的添加物,可以藉簡單的事前處理,減少最後攝取進人體的總量。

簡單去除添加物1:去皮蔬菜/醃漬蔬菜



為了讓料理更簡單,在韓國像是蓮藕、牛蒡等必須去皮的食材,也開始出現已經事先處理去皮的產品,但為了讓去皮之後的食材不那麼快變質,有時會額外添加防腐劑與具有漂白效果的亞硫酸鹽,後者可能導致氣喘發作。

以台灣來說,目前有針對醃漬蔬菜的合法添加物訂定限量標準,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告,醃漬蔬菜、發酵蔬菜如酸菜、筍乾製品中可使用的漂白劑「亞硫酸鹽類」限量標準為每公斤0.1克的殘留限量,食藥署指出,以目前的科學證據,不致於造成人體健康危害。

事實上亞硫酸鹽屬於水溶性與揮發性,鄭醫師建議在處理這些食材時,可以先放到滾水中快速煮一下,同時把鍋蓋打開,有望去除約90%的亞硫酸鹽,接著簡單清洗後再做調理。

同樣具有漂白效果,雙氧水也容易出現在海鮮加工品、麵製品、豆類製品與蔬菜製品,甚至是免洗餐具製作時使用的添加物,除了會導致噁心、腹痛,甚至還可能引發腸胃道潰瘍。因此在處理相關的產品時,會建議用同樣的方式,開鍋蓋用滾水煮過,讓過氧化氫轉移至水中,避免對健康的危害。

簡單去除添加物2:加工肉品



像是火腿、香腸等,為了讓這些加工肉品看起來更鮮嫩多汁,通常加入色素等人工化學物質,以及能夠讓顏色維持更久、預防腐敗的亞硝酸鹽。由於不是天然物質,色素通常會有無法被消化、難以排除體外的特性,亞硝酸鹽則會在代謝的過程中,產生發炎物質。若是想要去除這些物質,鄭醫師建議可以先把加工肉品切細,並且放到滾水中燙2~3分鐘,處理完之後再開始料理的程序即可。




簡單去除添加物3:魚板、魷魚絲類



這類微生物容易增生、繁殖的加工食品,通常會加入名為「山梨酸鉀」的防腐劑,同時為了能夠避免產品變乾並產生甜味,還會加入「山梨糖醇」。前者中的鉀,會阻礙細胞間的訊號傳達,而山梨糖醇則因為無法被人體消化,並且會吸收腸道的水分,可能會引發腹痛會腹瀉。但由於山梨酸鉀不耐熱、會溶於水,只要在料理前先把這些食材放到滾水中煮約5分鐘,就能夠將大部分的添加物去除。

簡單去除添加物4:豆腐、蝦米、菜脯



雖然通常會被認為是相對健康的食材,豆腐中其實還是會添加凝固劑、消泡劑、殺菌劑,還有能夠幫助保留大豆異黃酮的氯化鎂等添加物。由於這些化學藥品通常會溶於水,鄭醫師建議吃之前先把豆腐放在冷水中並攪拌一下,能將大部分化學物質去除。

另外,在台灣常見的蝦米與菜脯,其實也可能有二氧化硫與防腐劑添加的問題,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科長林益祥表示也建議,除了應該要購買看起來顏色相對自然、形狀完整,同時沒有刺鼻味的產品外,所以食材也應該要先用清水清洗,才能夠減少添加物殘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食品添加物都好邪惡?不用不行嗎?

  • 遠離食品添加物6原則,營養師不碰這道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5481

這種蔬菜不要直接煮!專家4訣竅這樣吃避險:別讓大腦「泡」在毒素裡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