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不要拖 多波光雷射手術新選擇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攝護腺肥大不要拖 多波光雷射手術新選擇
多數年長男性面臨攝護腺肥大困擾,相關治療需與專業醫師進行討論;圖為情境,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圖/曹智惟醫師)

過半數的男性在年過50歲後,多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由於身體機能老化,攝護腺組織增生造成尿道阻塞症狀,引發頻尿、急尿、失禁、尿速減弱等情形,嚴重的攝護腺肥大者可能會泌尿道出血,甚至於出現膀胱結石等。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曹智惟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若有前述情形,建議提早積極就醫,門診就有患者認為進行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可能會影響正常的性功能,而拖了很久不敢接受手術治療,因為頻尿、急尿情形加劇,於是接受多波光雷射建議,進行攝護腺切除手術治療,很快就重拾正常的生活方式,雖有些人會有逆行性射精情形,但對於性功能並沒有影響。

早期治療是採用電刀刮除攝護腺肥大組織,手術中需配合灌注蒸餾水,很可能產生「水中毒」也就是所謂的身體電解質不平衡,所導致引起的低血鈉。手術全程出血量相對較多,對於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或年長族群來說,面臨的風險也較高。手術後產生「性功能障礙」風險較高,住院時間約要5~6天。泌尿外科曹智惟醫師表示:多波光雷射手術,是合併銩雷射(Thulium laser)和二極體雷射(Laser Diode)兩種波長優勢,讓手術精準又快速,2種不同的波長,銩雷射(1940奈米)適用於切割汽化,熱傷害適中,二極體雷射(1470奈米)則用於凝固止血,手術進行中可以隨時切換進行。高效率的手術也大幅降低手術中及術後出血風險。術後住院約僅1~2天。透由多波光雷射手術剜除攝護腺肥大,可以讓攝護腺組織較徹底清除,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形,並提升尿流速度。若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攝護腺肥大患者,雷射手術方式的確可以大幅降低出血情形,真是一大福音。

曹智惟醫師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都要定期檢查攝護腺,進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肛門指診檢查,PSA 正常水平介乎2.5 至 4.0 ng/mL,若有不正常硬塊,會建議將組織取出進一步化驗,「多波光切除攝護腺雷射手術」後仍可取出足量組織進行病理化驗,若僅以一般汽化為主的手術方式,雖能減少出血量,但針對需進一步的病理檢驗,能取出的組織相對極少。

泌尿外科曹智惟醫師也特別提醒:無論接受哪一種攝護腺肥大治療手術後都應充分的休息,門診曾有患者,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一出院馬上急著工作,久坐電腦前工作並持續12小時以上,造成手術傷口處壓迫導致出血,所幸經過緊急處理,無釀成大礙,術後修復也是至關重要。最後,提醒民眾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習及適度運動的習慣,若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應選擇經驗豐富的相關專科醫師,並透過與醫師合作、共同決策,最合適自己接受治療的方式。

更多新聞推薦

接見世衛行動團 賴清德:台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員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