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易罹腦膜炎 醫籲父母勿輕忽

「出生3到6月的寶寶疑似有感冒症狀,很可能是更嚴重的腦膜炎,父母千萬別輕忽!」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黃玉成16日提醒,新生兒容易罹患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其難以防備、診斷與挽回,呼籲民眾要注意。藝人趙小僑分享說,自己小孩雖曾疑似腦膜炎住院,後來雖確定不是,但未來會更注意預防。



致亡率高達50%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黃玉成指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發,在1歲以下兒童容易好發,初期症狀包括煩躁、食慾不振、發燒與鼻炎等類似流感的症狀,後期會開始出血性皮疹、假性腦膜炎或手腳發冷的狀況,每10到20人就有一個人是無症狀鼻咽部帶菌者。



另外,黃玉成提醒,24小時內就可能從非特定症狀惡化至死亡,死亡率甚至高達50%。即使康復,仍有20%機會出現後遺症,如聽力受損、癲癇,甚至腦性麻痺,國外研究甚至指出有68%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兒童會有學習障礙,60%以上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病童母親的精神病風險增加4倍。



父母要有警覺心

「聽到醫生說要對寶寶抽脊髓液,都快嚇死了!」趙小僑說,但因為IMD相當致命,因此自己的小孩「典典」出現類似症狀,醫生研判可能併發腦膜炎時,還是讓醫生進行診斷。她歎說,還好後來診斷並非IMD,但經過這次經驗後,對寶寶的健康更加重視,也呼籲新手爸媽或有1歲以下小孩的父母要注意。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