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中臺·天地之美-臺中藝術薪傳獎創作巡迴展開展

中臺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文資蘊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著重於文化的耕耘與薪傳。在這個背景下,特地邀請臺中美術家接力展水墨類得獎人袁之靜老師至學校進行水墨創作展「天地有大美」巡迴展覽,展示她的獨特藝術風格與創作理念。2024年袁之靜天地有大美系列巡迴展今(113/5/16)日於中臺科大藝文中心開展,結合中臺科大社會責任計畫和文化推廣活動,以臺中藝術家袁之靜老師的水墨創作展「天地有大美」為主題進行展出。

袁之靜老師曾任教於中臺科大,並長期在大坑地區教授水墨畫,現任「臺中市大坑麗澤文化資產研究學會」理事長。此次展出以袁之靜老師獨特創作風格和對水墨藝術的熱愛,在學術殿堂中帶來一場美學的饗宴,推廣書畫藝術之美,也為美學教育注入新活力,更是透過展覽實踐SDG 4優質教育,提升師生美學素養和藝術修養,進一步培育具備人文素養的優秀人才。

袁之靜老師的水墨作品風格獨特,她挑戰傳統,不斷開拓新的藝術視野。展覽中,兩幅氣勢磅礡的瀑布及山景作品,充分展示宏大的格局,從傳統的山水花鳥到抽象的表現形式,展現出水墨畫的無限可能性,其中近期的抽象創作,在光影變化中蘊含深刻哲理,讓人流連忘返,品味無窮。袁之靜老師表示,她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天地、四時、萬物的和諧,並將禪意融入畫作,透過每一筆線條、每一次落墨,表達生命的樂章,展現出無限的生命力。

本次展覽展出袁之靜老師的40餘幅水墨作品,分為「圖象」、「心象」、「抽象」三大系列。「圖象」系列通過山水花鳥等傳統主題,融合唯美構圖和深厚國學基礎,代表作品包括「黃山煙雲」、「上善若水─伊瓜蘇大瀑布」、「萬壑松風圖」等。「心象」系列汲取東西方藝術精髓,呈現心領神會的妙法自然,如「不繫之舟」等作品表達出莊子、蘇軾的哲理境界。「抽象」系列作品則探索水墨畫的無限可能,如「虛實之間」、「天心」、「元宇宙」等,透過簡單的筆墨讓觀者留下更寬廣的想像空間。

中臺科大積極推動藝術與文化的薪傳,為師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藝文展出,並藉由展覽推動美學與創意的發展。此次巡迴展作為人文與藝術的互動平台,觀者不僅可以欣賞到袁之靜老師對於傳統山水畫的詮釋,還能感受到她對於抽象藝術的探索和創新,更進一步擴展美學教育,連結SDG 11永續城鄉和社會,以推廣文化藝術促進社區文化永續發展。袁之靜老師期待廣大師生及藝術愛好者蒞臨中臺科大觀展,共同感受水墨藝術的魅力,並在美學的海洋中得到心靈的洗禮。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