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悲歌2/難以承受的愛 父母執著「後繼有人」:她以後會知道我們是對的

家暴悲歌2/難以承受的愛 父母執著「後繼有人」:她以後會知道我們是對的
易靖博因為長期遭遇來自家庭的心理壓力,2021年12月從家中天台跳樓自殺。(圖/翻攝搜狐新聞)

[周刊王CTWANT] 在中國,「代孕」屬於違法行為。2024年4月,一名來自中國湖南的女子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違法嘗試代孕,理由是她和弟弟都曾因為失敗的家庭教育與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先後罹患抑鬱症。她自己幸運地逃離了那個家庭,但弟弟的生命卻永遠停在了18歲,她不願意見到另一個生命降臨到她家裡來「受罪」,因此決定公開此事,斷絕父親像牲畜一樣死了一個孩子就再生一個的瘋狂念頭。

據陸媒《搜狐新聞》報導,自殺少年易靖博的父親易建強,是個事業有成,一臉嚴肅的中年人,但提到死去3年的兒子,仍不禁激動落淚。他表示兒子自殺前,他曾接到離家多年的女兒的電話,說弟弟失聯了,要他趕緊去上海救兒子,但當他趕到上海,兒子看起來似乎一切正常。

當日是周五,他見到兒子並且拜訪學校老師後,已經是週五晚間。當他帶著兒子回到酒店,易靖博曾經一度情緒激動地哭了起來,讓易建強有點慌張,但是幾分鐘後兒子又恢復了平靜。易建強想著,周末精神科的醫生可能不上班,他周末先帶兒子玩兩天,週一就帶他去看醫生。

第二天,他帶了兒子去上海的地標東方明珠塔,還在復旦大學門口合影,照片裡易靖博神色淡然,沒有笑容。第三天,易靖博和父親一起在飯店附近的餐廳吃了午飯,期間易靖博說要出去打個電話,隨後便失去蹤跡。兒子最後用微信告訴他,叫易建強不用管自己,也不要去找他。他馬上連絡了親戚跟女兒,但都以為兒子心情不好去散心,於是回復兒子,「只要你不做蠢事,我在酒店等你。」而幾個鐘頭後,就收到了兒子自殺身亡的消息。

易建強表示第一次發現兒子的精神狀況有問題,是在他高二那年的下學期。當時他在外面唱歌,卻接到兒子的電話說「自己想死」。他第二天就前往兒子寄宿的學校,接兒子去檢查,但沒有檢測出什麼問題。他自己也曾透過兒子的崩潰,意識到這個家庭需要改變,他去做過幾次心理諮詢,但主要是討論夫妻關係方面的問題,沒有提到兒子。而且妻子對於一同參加心理諮詢表的十分抗拒,因此不了了之。

易建強反覆想過兒子自殺的原因,坦承壓抑的家庭環境對兩個孩子傷害很深。他與妻子頻繁的爭吵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而他對此總是保持沉默。兒子死後,家裡變得冷冷清清,他和妻子兩人「連架都吵不起來」,對生活也失去了熱情。直到偶然聽鄰居還是熟人提起,「還是再生一個好」,這個念頭就在他腦海中越來越強烈。「有人才有世界。」易建強表示:「這樣家裡才有動靜,有點事做。」

之後,易建強開始催著妻子陳英做試管嬰兒,做了一年多都沒有成功。於是他決心找人代孕,總之,他要在有生之年再培養出一個人,證明自己至少是個「有改變的父親」;那怕女兒激烈牴觸也不顧:「2、30年後我們走了,婷婷還會有個親人在,她那時候才懂得父母是對的,當年我們是對的,對吧?」

易建強的妻子陳英(化名),為了逃避越來越偏執的丈夫,逃回了鄉下老家。此前兩年,她經歷了痛苦而漫長的試管嬰兒嘗試,做了許多次取卵手術,始終沒能成功。如今夾在著魔的丈夫與激烈反對的女兒中間進退兩難。

「我的性格是一個開朗型的,有什麼怨氣,我一般也不計較。」陳英自述,「有脾氣我就發,如果我的事有道理,你要讓我低頭,那不能夠。」

她始終都不能理解兒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她一直以為易靖博個性像她,從壓力裡磨練出來,能夠「遇強則強」。明明兒子在學校很活潑,和老師同學關係都好,表現也好,明明是個「佼佼者」。

她本以為兩個孩子出生後,自己的人生,就是負責賺錢,買更多、更大的房子給他們。在她的觀念裡,自己就是要弄錢給兒女提共好的生活,上好的學校,不需要他們去想家裡的事。如果孩子長大了覺得外面的工作不好,還可以回家來。所以對於女兒說她帶給兩個孩子很大的傷害,她始終難以接受。

在易靖博考上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她強烈要求兒子選長沙的大學報讀,就是想離兒子近一點。但兒子悄悄改了志願,上了一所位於上海的大學,最後去了離家幾千公里的上海。

雖然生意做得很大,但她每個月給兒子的生活費很少,每個月只給1000塊錢(約台幣4450元)。她有自己的理由,「我就是要他多跟我打打電話,因為你太遠了,說實在的,我就想聽到你的聲音。」

陳英坦承,她跟兩個孩子都不怎麼親密,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溝通,只好以生意為重。至於互動談心一類的精神交流,她做不到,也沒有這個能力。

面對易建強要求做試管嬰兒以及代孕,陳英還在猶豫,因為女兒說過,就算孩子生下來,他們之間差了50多歲,孩子真的不會被嘲笑、歧視嗎?但她害怕丈夫想不開自殺,沒敢直接拒絕他,只好一昧拖延。

比起自己,陳英更希望易婷能生個小孩,解決「傳宗接代」的問題,「我的目的就是下面有一個人,就是爭這口氣!」陳英說,兒子去世後,她受不了旁人眼光地打量跟同情,彷彿不管賺了錢,沒了後代都沒用,「如果婷婷生了小孩,我起碼有個後代,再怎麼辛苦我都願意。」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