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驟逝 醫示警「膽管癌早期不易診斷」:6症狀要小心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驟逝 醫示警「膽管癌早期不易診斷」:6症狀要小心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因膽管癌離世。(圖/翻攝自台灣光罩官網)

[周刊王CTWANT] 台灣光罩執行長、半導體業先驅吳國精,在4月初因身體不適至醫院檢查,才得知罹患膽管癌,最後於昨(18)日深夜10時33分驟逝,享壽75歲。對此,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曾在臉書粉專指出,膽管癌是不常見的疾病,很難醫又不好診斷,會出現黃疸、茶色尿、右上腹痛、皮膚癢、食慾不佳等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有時候是等到癌細胞轉移到肝,出現一個一個腫瘤才被發現。

錢政弘提到,膽管癌依發生的位置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有78%是長成一坨(塊狀),用腹部超音波是看得到的,但有16%是沿著膽管長,6%藏在膽管內,這二型用超音波就看不太清楚;而肝外膽管癌在超音波下很容易被十二指腸內的空氣遮蔽看不見,不容易早期診斷,並有九成的膽管癌都是屬於肝外膽管癌。

關於膽管癌的危險因子,錢政弘透露,包含膽管結石、膽結石(膽囊結石)、B型肝炎和C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有毒物質(如農藥、橡膠、印刷油漆等)、抽菸、幽門桿菌感染、糖尿病和含糖飲料,都有可能促進癌細胞增長。

錢政弘也表示,腫瘤塞住膽管會使膽汁排不去,此時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茶色尿、灰白便等狀態,若懷疑膽道阻塞或黃疸,可以抽血驗膽色素和鹼性磷酸酶;另外,像是右上腹痛(感到悶、漲)、皮膚癢(手掌和腳底最明顯)、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營養吸收變差),均為膽管癌可能的症狀,要請民眾小心注意。

最後,錢政弘提醒,40歲以上有肝病、膽結石或工作上會接觸有毒物質的人,平時要注意小便的顏色是否正常,在飲食方面除了少喝含糖飲料之外,也建議有膽結石的人不要吃生食,飲食要注意清潔衛生,避免造成膽囊、膽管甚至是肝臟發炎化膿,長期膽管發炎會增加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