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位母親最終走到殺害孩子這一步的心態與防範

為何一位母親最終走到殺害孩子這一步的心態與防範

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


新北市14日發生年輕單親媽媽悶殺孩子的人倫悲劇,前同事驚訝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非常愛孩子的未婚單親媽媽,常常丟下工作跑回去照顧孩子,說要成為守護孩子的天,怎會最終走到殺害自己親生孩子這一步?雖說生活經濟重擔及照顧孩子負荷大,孩子學校也為這個脆弱家庭免除學費、午餐費,安排社工家訪關懷,還是不能讓單親媽媽放棄殺子計畫,十分遺憾。


不認為身邊的閨蜜和原生家庭爸媽、阿嬤可以幫上忙,這位單親媽媽幫孩子請假帶往汽車旅館,藉酒壯膽又吸毒亂神來下手殺害孩子,頗有計劃執行殺子的心態需要被解析,才能加以反轉與防範。


醫療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指出,單親母職給不了孩子更好生活,就帶孩子一起走的錯誤觀念,至為關鍵。近10年殺子自殺案例之多,超乎想像。根據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研究報告顯示,2011~2020年的兒少保護案件死因,超過半數、高達107人「殺子自殺」,每年平均有11件。因為經濟困難沉重負擔之外,單親媽媽深怕孩子無人照顧,覺得無人能替代自己照顧好孩子的執念,往往是導致一個母親狠得下心殺害自己孩子的關鍵心態。


借重母職教育與心理諮商調適單親母職心態,李玉嬋認為是防範單親弒子的積極方法。優先關注殺子背後的單親種種困境,鼓勵接受身邊親友、學校或社會福利資源替手,扶持度難關。同時致力鬆動執著完美母職的角色負荷與身心壓力,教導單親女性走投無路時,需要改變內心主觀認定沒任何人可接替自己照顧孩子的執念,破除女性對於完美母親、密集母職、孩子是母親責任、財產、成就感來源等偏見,以此避免失去完美母親成就感的挫敗,導致攜子走上絕路。


法學與心理學博士湯發鉅也分析台灣單親女性殺子自殺案例,多把孩子當作自己生活重心,太過認真堅信沒人能照顧好孩子的單親媽媽,不像多數單親父親兼顧工作和孩子的彈性。女性放棄工作專心照顧孩子或過於密集承擔母職,來自錯誤認同母親角色的宿命就是該與孩子綁在一起同生共死,寧可帶孩子一起走上不歸路,也不讓別人取代母職。單親母職教育,應是防範殺子的一本工程。


一方面,採納心理學專家李玉嬋教授倡議「友-情-義」幸福三法,強化單親母職心理韌性。首先,建構友善職場接納身兼母職的單身女性重返職場,並可選擇彈性工時兼顧照顧孩子需求,留任職場連結外界生活,以鼓勵母親建立親子關係以外的人際支持網絡,滋養自己。


再者,培訓單親媽媽擴展情緒管理有效方法,用酒精藥物以外的情緒紓壓方法提升正向情緒經驗,適度緩解照顧負荷,讓單親家庭氣氛能感受到愛;同時覺察並解構完美母職、母子同生共死的執念,不把孩子當作生命唯一。第三,鼓勵母親角色之外的女性自我價值感,讓母親與孩子各自獨立發展,拿捏親密與獨立單飛以脫離依附共生,營造幸福共好的單親家庭生活。


尤其在未婚媽媽發現懷孕、產檢、決定單親生養小孩時,及時提供懷孕諮商與單親母職教育,從心預備一個準媽媽有意識地準備自己單親扶養孩子,完成生育自己孩子的美麗心願望。而這也正是李玉嬋教授以醫心學會正在建構的 懷孕/流產諮詢/諮商服務機制的努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