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爆傷人案 醫:沒幫上忙也不要有負擔

中捷爆傷人案 醫:沒幫上忙也不要有負擔
從北捷鄭捷事件到今(21)日中捷傷人事件,10年間2起犯案都在密閉的捷運車廂,有民眾緊急避難,也有民眾勇於上前制止。(圖/資料照片)

[NOWnews今日新聞] 從北捷鄭捷事件到今(21)日中捷傷人事件,10年間2起犯案都在密閉的捷運車廂,有民眾緊急避難,也有民眾勇於上前制止。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不要落入英雄片劇情,逃離危險是應該的,沒有幫上忙也不要有負擔。

「不是要去同情,很多加害者原來都是被害者,可能曾經受過什麼創傷,需要去了解」,被問及中捷傷人事件,葉啟斌分析,犯嫌可能也是需要被幫忙的,因為他可能會失控,制裁羈押他,讓他能依照法律命令接受評估與治療,所以制裁也是一種幫忙。

談及事發該如何應對,葉啟斌說,不用逼自己去跟犯嫌對話,第一我們手上沒有武器,一個人與對方單挑太危險,不應該做這樣的事情,我們也不具有安撫別人的能力,當下可以逃離,不必有負擔感,千萬不要落入英雄片的劇情。

葉啟斌建議,其實民眾可以注意身邊的人,通常有邏輯可循,例如有些人會開始臉紅脖子粗、講話比較大聲、跟人互動比較沒有界線,踰越人際之間應該有的距離,去做出他想要做的事情,這也隱含這種人的個性比較衝動,對別人不夠尊重也較自我,甚至比較莽撞,遇到這類人可以離遠一點,若發現對方有攜帶凶器,更要盡早呼救,別人或許沒看到,在遠離同時可以盡快找人幫忙,也許可以救更多人。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加害者母親的謝瓊煖悲痛道出「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讓許多人鼻酸並反思。

葉啟斌相信,加害者家人也不願這種事情發生,這些家人可能也想阻止,但這些加害別人的人,行為是不可控的,甚至父母可能都是他加害的對象,「這些一線面對的家人,都已經生活在恐懼中,我們又怎樣去責怪他們呢?」

回歸到原點,葉啟斌認為,國家應盡責任,發現這群人出現在社區中,所謂的社區安全網就要通報評估介入,當藥石罔效,法律上是否要制裁矯正,都要各單位通力合作,甚至成立災難醫學部門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相關新聞


中捷爆砍人案!醫點名3大創傷高危群:就醫不可恥


高鐵再增班!7/1起加開43班 每週達1103班次


年代旅遊林大鈞傳「借殼」設新旅行社 觀光署揭對方拒合作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