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中捷砍人案 社會安全網又漏接了

巷仔內/中捷砍人案 社會安全網又漏接了
今天是「鄭捷北捷殺人案」10周年,江子翠站下午4時舉辦追悼會,許多民眾前往獻花。(圖/記者張志浩攝)

[NOWnews今日新聞] 10年前的今天,21歲的鄭捷在台北捷運揮刀,造成4死24傷慘案,事發後2年遭槍決伏法,10年後的今天,20歲的洪姓男子在台中捷運揮刀,連同他自己共4人受傷。在討論廢死、不廢死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這個社會發生什麼事,逼得2名正值青春歲月的少年上街傷人?社會安全網哪裡破洞,讓沒有接住破碎的心轉成利刃?社會大眾獵巫、發洩情緒了,然後呢?如果我們始終找不到背後的原因,這樣的傷人案只會一再發生。

從鄭捷到中捷砍人案,10年間,年齡相仿的2名少年在捷運上傷人,掀起民眾擔憂、恐慌,深怕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但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該只是「解決有問題的人」,我們並不是要去同情他的行為,而是得了解他背後為什麼要這麼做,避免下次事件再發生。

許多加害者可能也是社會中的被害者,曾經受到創傷,導致心靈破碎,這些碎片化為利刃再刺向社會,然而這些加害者在事件發生當下是不可控的,所以並非單靠立法就能完全杜絕,還是需要家庭、學校教育、社會關懷織起緊密的網,每一步都可能有破洞,所以需要時時刻刻修補,才能接起可能發生的每一個遺憾。

更具體來說,事件發生後,政府能不能正視問題,剖析兇嫌的生命經歷,探討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少年走上不歸路,為何我們的社會讓他們宛如走在鋼索上,每一步都搖搖晃晃,卻無人伸手,最終讓他們失足墜落,傷己也傷人,進一步若有結論了,也得補起破網並堅持維護,預防下一個罪犯產生。

必須承認的是,犯嫌的一刀刀,傷害了社會,有人受傷、有人驚慌,那些無處釋放的情緒找到破口,於是網路上開始獵巫、貼標籤,湧入犯嫌社群留言,甚至攻擊其家人,可正如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加害者母親的謝瓊煖悲痛道出「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前立委段宜康也曾提及,社會希望看到殺人者能夠立刻伏法,但用這樣最直接簡單的手段,我們也要捫心自問,是否都盡到了所有窮盡可能的預防的手段。回歸到原點,社會宣洩不安與焦慮後,就算很痛,就算真相很醜陋,我們還是必須去面對他們傷人的動機,探討死刑之前,先盡力避免出現下一個傷人案。



相關新聞


中捷砍人案 衛福部:已請中市衛生局提供傷者協助與關懷


逃跑不可恥!中捷爆傷人案 醫:別陷入英雄片情節


中捷爆砍人案!醫點名3大創傷高危群:就醫不可恥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