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鮮乳業者憂喪失競爭力

根據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國內乳廠收購酪農的生乳價格每公升約新台幣33元,乳廠處理乳品後負責運輸,以每公升約60元出貨給通路商上架銷售,通路商的零售價則是每公升約90到100元,生乳價與零售價的比值約為1比3。相較之下,國外乳廠收購生乳的價格每公升約新台幣20到22元,雖然乳廠出貨給通路的價格不清楚,但國外通路售出價格每公升約60到65元,生乳價與零售價的比值約為1比2或1比2.5。



乳業協會認為,台灣通路售出價格偏高,且通路商僅處理上架銷售,未支出運輸成本,加上國產鮮乳保鮮期短、約12天,在期限內賣出就可獲利,疑似有市場壟斷的問題。陳駿季表示,這屬於市場運作的部分,農業部會予以關心。



乳業協會和酪農也指出,進口到台灣可保鮮90天的長效乳,若依舊可標示成「鮮乳」銷售,成本又較低,將嚴重衝擊國產鮮乳的營運。對此,陳駿季允諾會更積極與衛福部溝通,在標示上做區隔,目前農業部提出的方案包含標示成「長效乳」或「長效鮮乳」,他樂觀其成會過關。



此外,陳駿季也表示,農業部還會輔導國產鮮乳產業開發製作起司等多元化加工產品銷售,藉此調控產銷;同時搭配前端輔導酪農從目前國產鮮乳年產47萬公噸,降為43萬公噸,以因應紐西蘭乳品輸台零關稅的衝擊。農業部也將推動國產鮮乳導入學校飲用的措施,以提高國產鮮乳的市場需求。



面對紐西蘭乳品輸台關稅即將歸零的挑戰,農業部將從生產端到銷售端提出配套措施,透過標示區隔、多元產品開發、產量調控以及拓展通路等方式,維護國產鮮乳產業的競爭力,讓國人能夠享用到優質、新鮮、安全的國產鮮乳。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