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春天在哪裡?春天是什麼顏色?春天裡有哪些動植物?為了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認識地方特色,慈大附中國小部一年級特別結合生活領域「美麗的春天」課程,走出戶外移地學習,以大自然為教室,到花蓮縣兩個著名景點兆豐農場及光復糖廠進行校外教學活動,實地「拜訪春天」,帶著孩子探索大自然,並走訪歷史悠久的光復糖廠,認識花蓮在地文化,讓孩子了解製糖原料與製糖文化的歷史。



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孩子們一早在老師及家長志工的陪伴下,乘坐遊覽車前往花蓮縣兆豐農場,這是一個擁有廣大面積、富含自然生態的地方,農場中除了可以看到不同的植物,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與生態環境。孩子一到兆豐農場,就開始依照校外教學探索主題小組行動,有的走訪園區觀察植物,尋找春天的顏色;有的搭乘遊園區走訪動物園區,近距離觀察臺灣特有種帝雉、藍鵲、以及特有亞種環頸雉等保育類動物,還在「可愛動物區」與小動物們面對面,體驗餵食浣熊、象龜、兔子、水豚、鸚鵡、迷你馬等動物的樂趣。當孩子們發現課本中的動物實際出現在眼前時,都感到興奮極了,尤其看見孔雀在園區中自由行動,藍、綠、白不同色彩的孔雀,呈現繽紛的色彩,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而一手無法掌握的特大的鴕鳥蛋時,孩子們都驚嘆不已!整個參訪過程,孩子除了認識園區中同的植物外,透過老師及協助導覽的家長志工說明,也更進一步了解了解自然環境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享用完午餐,孩子們接著來具有悠久歷史的光復糖廠,光復糖廠早期是東部主要的製糖中心,這是一個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方。對孩子而言,「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孩子透過參觀糖廠園區的介紹,認識製作蔗糖的原料(甘蔗),以及製糖過程,了解早期製糖的辛勞。最後,老師也結合數學運算,讓孩子自行購物,學會如何使用錢幣,孩子最後終於歡喜地品嚐到了光復糖廠口味多樣的自製枝仔冰、冰淇淋,為今天豐富的校外教學畫下圓滿的句點。



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這次校外教學讓除了孩子們能夠在戶外親自體驗、學習與認識大自然,增強了他們對自然環境保育的認識,透過小組學習任務,培養孩子與人團隊合作的能力,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都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愉快的心情返回學校。隨行擔任志工的一年一班趙兆媽媽指出:生活課本中介紹了很多動物,但是看照片跟實地接觸是不一樣的學習與體驗,親身接觸感受更深刻。特別是在引導孩子做觀察紀錄時,除了自己有所學習外,也看到孩子認真的學習歷程,感恩老師安排這樣的校外教學,相信對孩子而言,這是一堂不一樣且真實的自然與生活領域課程。



慈大附小一年級 走出戶外體驗地方特色


慈大附中李玲惠校長表示:天地就是大課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將教室延伸到大自然,透過跨領域課程合作,為孩子搭起學習鷹架,創造學生真實體驗的學習情境外,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課堂外的學習興趣與潛能,過程中除孩子要學會照顧自己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與他人合作的人際互動能力。


(撰文/邱奕玫、何欣穎,攝影/慈大附中國小部提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