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世界 2》試玩報導 化身太空遊俠 橫渡充滿黑色幽默的星辰大海 挺身面對宇宙危機
                
                Xbox Game Studios 即將於 2025 年 10 月 30 日發行《天外世界 2(The Outer Worlds 2)》(PC / PS5 / Xbox Series X|S)。本作是由微軟旗下的 Obsidian Entertainment(以下簡稱 Obsidian)開發的科幻角色扮演遊戲,是 2019 年發售的《天外世界》(The Outer Worlds)的續作。
雖然本作是以製作 RPG 聞名的 Obsidian 的新作,也是前作粉絲期待已久的續集,但它幾乎全面更新了故事舞台和登場人物。因此,即使是從未玩過前作,或是對前作情節完全忘光的人,也完全不用擔心。
4Gamer 之前曾刊登過極早期(新手教學部分)的試玩報導,但這次我們獲得了 Microsoft 提供的等同於正式版(PC 版)的遊戲版本。雖然本報告將再次提及遊戲的導入部分和主角的能力設定,但建議您可以結合前一篇報導一起閱讀。
本作的舞台設定在宇宙中的一個殖民地——「阿卡迪亞(Arcadia)」。阿卡迪亞被一個名為「護國帝政府」的威權獨裁政權所支配,人民被迫作為社會的完全齒輪而生活,沒有就業和生活的自由。
任何受到懲罰的人,甚至會被進行一種稱為「精神煥新(Mental Refresh)」的精神或記憶操作,這在當地已經成為常態,從外部來看,這裡儼然成了一個「恐怖帝國」。
然而,阿卡迪亞發生了重大問題。當地製造的曲速引擎導致了不明時空裂縫的產生。如果情況持續下去,曲速航行本身將變得不可能,人類進入宇宙時代的文明也將面臨危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被選中的人,就是為殖民地健全運營而努力的組織——「地球議會」的特工,也就是主角(玩家)。
為了查明護國帝政府製造的引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位身經百戰的特工與其他特工合作,試圖潛入可說是敵人腹地的研究所……這就是兼作教學關卡的導入部分。
稍稍透露一些,不幸的是,這次任務失敗了,並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在事件解決之前,主角的腳步不會停止。為了給任務畫上句號,一場以阿卡迪亞殖民地全境為舞台的冒險就此展開。
 
 
如前一篇報導所述,本作與前作一樣,是一個以多個星球為舞台的開放世界風格 RPG。玩家將操控自己的分身「指揮官」,追查前述的「時空裂縫」事件。
順帶一提,您可以隨時切換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視角。筆者在大部分遊戲時間裡都是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遊戲。
由於冒險的主要場景是按星球或特定地點劃分的,每個場景的範圍並不廣闊,但反過來也避免了在廣袤無垠的地區來回奔波的必要。因此,冒險的密度更高,徒步移動也不至於辛苦,想必不少玩家會喜歡這種設計。
星球之間的移動會利用太空船,但能去的地方會隨著主線任務的推進而增加。與前作不同,連星球名稱最初也是未知狀態,讓第一次玩的玩家完全無法預測旅程的發展。
正因如此,作為推進故事關鍵的主線任務顯得份量十足。雖然在開放世界類型的作品中,有「主線故事缺乏存在感」的先例,但本作並未出現這種情況。
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行動的自由度並非極高,但由於在星球範圍內可以自由活動,而且去過的星球也能夠返回,因此積極推進主線任務即可。
本作的基礎系統是開放世界 RPG 中常見的任務完成型。主線任務會隨著進程而更新,此外還有支線任務和收集任務。這方面沒有標新立異,但任務標記通常不是精準定位,而是顯示一個特定範圍,因此探索的要素會稍微強一些。
不過,這並不需要您地毯式搜索,而是在調查範圍內徘徊時,自然而然就能找到人物或物件。這似乎是試圖在「引導」和「探索」之間取得平衡的嘗試,不讓任務僅僅止於「去到現場」,就筆者個人而言,並不討厭這種做法。
任務本身延續了前作的特色,可以根據玩家的技能、個性和遊玩風格選擇多種完成方式。這一點非常符合 RPG 的精神,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舉例來說,有一個「缺少醫生,需要招募額外人員」的任務,招募對象有三位:一個機器醫生、一個標本剝製師和一個下水道管理者。而招募他們所需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包括駭客技能、完成迷你任務,以及醫療或演講技能。
而且,您只需招募其中一人即可,也可以全部帶走。這真是讓人難以預測,究竟在哪裡、什麼技能會派上用場。
然而,正因如此,技能點數再多也不夠用,通常會在到達某處時,看到一些無法選擇的選項。當然,可以取得技能後再折返,但筆者在整個遊玩過程中,一直抱著「我還想要更多(技能的)力量……!」的渴望。
既然提到了技能,我們來整理一下主角的能力值設定,這部分在之前的試玩報導中也有提及。
角色創建時設定的主角能力大致分為「經歷」、「特性」、「技能」、「特殊技能」,以及作為可選設定的「缺陷」。
前作曾存在類似於同樣由 Obsidian 製作的《異塵餘生:新維加斯》中 S.P.E.C.I.A.L. 的「特性」屬性值,但在本作中已被移除,變得更為簡潔。
經歷和特性分別代表了主角的背景和作為人的優點/缺點。在實際遊玩中,經歷出乎意料地頻繁地涉及對話選項,而特性則透過持續發揮的優點和缺點,對遊戲體驗產生直接影響。
無論如何,它們都是一旦選定就無法更改的,所以請仔細選擇最適合自己遊玩風格的組合。
另一方面,技能和特殊技能可以透過升級時獲得的點數來提升(技能每級獲得 2 點,特殊技能每 2 級獲得 1 點)。它們基本上可以說是純粹的能力提升。
延續了前作的設計,技能的構成簡潔且直覺。例如,直接的攻擊技能只有「近戰武器」和「槍械」,而過去被歸類為「潛行」的能力現在則分為「駭客」、「開鎖」和「潛入」。
如前述,技能在對話和與物件互動時的技能檢定中經常需要。相對地,特殊技能雖然在技能檢定中使用的機會較少,但能賦予強力的被動能力,或讓戰鬥更有利,與名稱給人的印象不同,它們是輔助型的關鍵存在。
不過,強力的特殊技能需要較高的技能值才能取得,可能是被定位為「讓角色個性更加突出」的元素。
最後,缺陷是「在特定條件下突然獲得、同時具備優點和缺點的被動能力」。雖然會帶來某種負面效果,但作為補償,也能獲得一定的正面效果。
例如,「注意力分散」會增加升級時獲得的技能點數,但會對可分配的技能產生大幅限制。這是一種相當極端的能力。
選取的缺陷將成為主角永久的個性和能力,但您也可以選擇拒絕,這不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如果注重實用性,只需取得那些您認為「可能有用」的缺陷即可。
另外,缺陷的種類似乎相當多,例如在潛行時蹲下會出現與之相關的缺陷等,取得條件似乎是根據您的行為累積而來。
如前所述,總體印象是比前作更加精簡和直觀。總之,「要取得哪些技能」確實是個令人苦惱的問題,筆者希望廣大玩家也能像我一樣感到困擾。
運用各種能力推進冒險,但僅靠一己之力拯救宇宙是極其困難的。您需要充分利用與您一同旅行的夥伴,也就是同伴的力量。
與前作一樣,您最多可以讓 6 名夥伴登上太空船,並能帶兩名到戰場上。隊員們都極具個性。雖然最先加入的兩名夥伴是主角所屬地球議會的部下和一個機器人,但之後陸續加入的成員,例如「阿嬤認證」(勢力名稱)的肉體改造前員工、護國帝政府的特工、邪教團體成員等,他們的立場和思想都截然不同。
他們的能力也非常獨特。地球議會成員奈爾斯雖然在遊戲初期就加入,但他擁有「隨時隨地都能當作工作台」的能力。護國帝政府的崔斯坦則是在戰鬥開始後,會像一頭猛牛般拿著巨大的錘子衝向敵人並將其粉碎,戰鬥方式極具衝擊力。
當能量條累積滿時,可以在任意時機發動必殺技般的特殊能力,這些能力都與每個夥伴的個性相符,並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此外,夥伴的能力會隨著主角等級的提升而增長,完成夥伴任務後他們的裝備也會得到強化,他們將成為旅途中非常可靠的存在。本作中也不需要玩家為他們準備裝備,省去了不少麻煩。
儘管夥伴很強大,但敵人往往擁有較高的耐久力、高速移動、高速閃避、或是像從視野中消失的透明化等令人頭疼的動作和特殊技能,讓人無法掉以輕心。正因為夥伴很強,所以敵人也不容小覷,這一點必須記住。
本作中與組織和勢力的關係也同樣重要。簡要說明一下:
與前作一樣,「勢力之間的聲望」有高低之分,會帶來不同的優點和缺點,但由於故事舞台(即殖民地)不同,勢力名單也有所不同。
與聲望有關的勢力只有三個:由前作的企業「太空人選擇」和「克里奧阿嬤」合併而成的超巨大企業「阿嬤認證」、控制地下世界物資和資訊流通的「薩布羅薩」,以及追求「偉大計畫」完成、將計算預測未來視為至高無上的「昇華律團」。中小規模的組織被大幅度精簡了。
此外,「完成各勢力的任務或事件會提升信賴度」的機制與前作相同,但好評和負評不再分開計算。
一如既往,與勢力關係良好會有例如買賣物品更為有利等好處,但例如阿嬤認證,雖然可能是最大規模的勢力,但實質上(與前作一樣)是個無藥可救的黑心企業……每個組織都有其強烈的個性和問題。遊戲中也有讓您選擇與哪個勢力合作的場面,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角色扮演來選擇。
本作名符其實,給人一種前作的順利續作的印象。特別是系統方面,在繼承前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簡化。反過來說,它並沒有戲劇性的創新。
個人認為「很好」的改動有:使用者介面(UI)新增了小地圖,讓情況更容易掌握。物品沒有重量概念,大幅減少了整理的時間。可以自由切換視角。夥伴變得更加可靠。裝備耐久度被移除。擊敗的敵人位置可以從小地圖上立即確認……等等。雖然多數都是小改動,但累積起來對玩家的體驗影響相當大。
 
 
如前所述,遊戲的自由度不能算高。它屬於行動範圍會隨著主線任務的推進而擴大的類型,如果您預期它是傳統的「開放世界 RPG」,可能會感到失望。
儘管如此,在許多情況下,遊戲提供了足夠的行動選項,您可以選擇用蠻力解決、用技能解決、或提前探查情報並巧妙周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此外,在這種技能制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面對人類時)話術技能太萬能」的情況,但本作中並不突出。例如,「如果是健康問題,就需要適當的醫療技能」,我感覺在許多情況下,所需的技能分佈是合理的。
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一再強調,我渴望擁有所有的技能。
不過,由於是上市前的版本,主角的動作異常、文本錯字漏字、極少數 UI 未翻譯等,細節上仍存在一些粗糙之處。然而,整體完成度很高,在地化(編按:此處指日文化)品質也給人穩定的印象。
本作不僅適合前作粉絲,由於故事情節並非緊密相連,因此也非常推薦給這類 RPG 的愛好者。雖然與 AAA 級的超級大作相比,規模略有不足,但筆者完全沉浸其中。
您可以選擇作為地球議會成員伸張正義,對抗腐敗。也可以反正被放任不管,隨心所欲地大鬧一場。請務必以您自己的風格,開始您的宇宙特工生涯吧!
        雖然本作是以製作 RPG 聞名的 Obsidian 的新作,也是前作粉絲期待已久的續集,但它幾乎全面更新了故事舞台和登場人物。因此,即使是從未玩過前作,或是對前作情節完全忘光的人,也完全不用擔心。
4Gamer 之前曾刊登過極早期(新手教學部分)的試玩報導,但這次我們獲得了 Microsoft 提供的等同於正式版(PC 版)的遊戲版本。雖然本報告將再次提及遊戲的導入部分和主角的能力設定,但建議您可以結合前一篇報導一起閱讀。
 地球議會特工,降落在獨裁政權支配的殖民地「阿卡迪亞」
本作的舞台設定在宇宙中的一個殖民地——「阿卡迪亞(Arcadia)」。阿卡迪亞被一個名為「護國帝政府」的威權獨裁政權所支配,人民被迫作為社會的完全齒輪而生活,沒有就業和生活的自由。
任何受到懲罰的人,甚至會被進行一種稱為「精神煥新(Mental Refresh)」的精神或記憶操作,這在當地已經成為常態,從外部來看,這裡儼然成了一個「恐怖帝國」。
 
 
 劇中開頭播放的是一部以地球議會特工為主題的電視劇片段。
 雖然地球議會的影響力有待商榷,但作為故事劇情來說,這部劇似乎很受歡迎
 
然而,阿卡迪亞發生了重大問題。當地製造的曲速引擎導致了不明時空裂縫的產生。如果情況持續下去,曲速航行本身將變得不可能,人類進入宇宙時代的文明也將面臨危機。
 
 
 在教學關卡中,可以聽到護國帝政府帝王的演說,但在主線故事中,由於某種原因,他將不再露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被選中的人,就是為殖民地健全運營而努力的組織——「地球議會」的特工,也就是主角(玩家)。
為了查明護國帝政府製造的引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位身經百戰的特工與其他特工合作,試圖潛入可說是敵人腹地的研究所……這就是兼作教學關卡的導入部分。
稍稍透露一些,不幸的是,這次任務失敗了,並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在事件解決之前,主角的腳步不會停止。為了給任務畫上句號,一場以阿卡迪亞殖民地全境為舞台的冒險就此展開。
 所造訪的星球風景和自然環境各不相同。然而,美麗的自然背後充斥著兇惡的盜賊和危險的野生生物
 
如前一篇報導所述,本作與前作一樣,是一個以多個星球為舞台的開放世界風格 RPG。玩家將操控自己的分身「指揮官」,追查前述的「時空裂縫」事件。
順帶一提,您可以隨時切換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視角。筆者在大部分遊戲時間裡都是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遊戲。
 
 前往的星球會隨著遊戲進程逐漸解鎖。大致上是以章節為區隔,能去的地方會增加
 
由於冒險的主要場景是按星球或特定地點劃分的,每個場景的範圍並不廣闊,但反過來也避免了在廣袤無垠的地區來回奔波的必要。因此,冒險的密度更高,徒步移動也不至於辛苦,想必不少玩家會喜歡這種設計。
星球之間的移動會利用太空船,但能去的地方會隨著主線任務的推進而增加。與前作不同,連星球名稱最初也是未知狀態,讓第一次玩的玩家完全無法預測旅程的發展。
 
 
 透過對話,可以收集各種資訊。有時也會在途中突發事件
 
正因如此,作為推進故事關鍵的主線任務顯得份量十足。雖然在開放世界類型的作品中,有「主線故事缺乏存在感」的先例,但本作並未出現這種情況。
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行動的自由度並非極高,但由於在星球範圍內可以自由活動,而且去過的星球也能夠返回,因此積極推進主線任務即可。
 發揮專長,完成困難任務!然而,技能總是「不夠用」
本作的基礎系統是開放世界 RPG 中常見的任務完成型。主線任務會隨著進程而更新,此外還有支線任務和收集任務。這方面沒有標新立異,但任務標記通常不是精準定位,而是顯示一個特定範圍,因此探索的要素會稍微強一些。
不過,這並不需要您地毯式搜索,而是在調查範圍內徘徊時,自然而然就能找到人物或物件。這似乎是試圖在「引導」和「探索」之間取得平衡的嘗試,不讓任務僅僅止於「去到現場」,就筆者個人而言,並不討厭這種做法。
 
 
 透過話術或技能說服對方,或使用技能操作物件來推進任務。
 這是很常見的系統,但有時也會出現與攻略無關,只是需要特定能力的對話選項
 
任務本身延續了前作的特色,可以根據玩家的技能、個性和遊玩風格選擇多種完成方式。這一點非常符合 RPG 的精神,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舉例來說,有一個「缺少醫生,需要招募額外人員」的任務,招募對象有三位:一個機器醫生、一個標本剝製師和一個下水道管理者。而招募他們所需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包括駭客技能、完成迷你任務,以及醫療或演講技能。
而且,您只需招募其中一人即可,也可以全部帶走。這真是讓人難以預測,究竟在哪裡、什麼技能會派上用場。
 
 
 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招募醫生(?)支線任務。一個人類醫生都沒有,
 甚至連被招募的對象本人也感到驚訝。這很符合本作充滿黑色幽默的風格
 
然而,正因如此,技能點數再多也不夠用,通常會在到達某處時,看到一些無法選擇的選項。當然,可以取得技能後再折返,但筆者在整個遊玩過程中,一直抱著「我還想要更多(技能的)力量……!」的渴望。
既然提到了技能,我們來整理一下主角的能力值設定,這部分在之前的試玩報導中也有提及。
角色創建時設定的主角能力大致分為「經歷」、「特性」、「技能」、「特殊技能」,以及作為可選設定的「缺陷」。
前作曾存在類似於同樣由 Obsidian 製作的《異塵餘生:新維加斯》中 S.P.E.C.I.A.L. 的「特性」屬性值,但在本作中已被移除,變得更為簡潔。
 
 
 技能可以在升級時自由取得,因此在創建角色時不必過度煩惱。相反地,經歷和特性則需要仔細考慮後選擇
 
經歷和特性分別代表了主角的背景和作為人的優點/缺點。在實際遊玩中,經歷出乎意料地頻繁地涉及對話選項,而特性則透過持續發揮的優點和缺點,對遊戲體驗產生直接影響。
無論如何,它們都是一旦選定就無法更改的,所以請仔細選擇最適合自己遊玩風格的組合。
另一方面,技能和特殊技能可以透過升級時獲得的點數來提升(技能每級獲得 2 點,特殊技能每 2 級獲得 1 點)。它們基本上可以說是純粹的能力提升。
延續了前作的設計,技能的構成簡潔且直覺。例如,直接的攻擊技能只有「近戰武器」和「槍械」,而過去被歸類為「潛行」的能力現在則分為「駭客」、「開鎖」和「潛入」。
 
 
 透過取得想要的技能和特殊技能,來打造自己的角色。升級時體力也會提升,因此即使延後取得也能變得更強
 
如前述,技能在對話和與物件互動時的技能檢定中經常需要。相對地,特殊技能雖然在技能檢定中使用的機會較少,但能賦予強力的被動能力,或讓戰鬥更有利,與名稱給人的印象不同,它們是輔助型的關鍵存在。
不過,強力的特殊技能需要較高的技能值才能取得,可能是被定位為「讓角色個性更加突出」的元素。
 
 
 技能和特殊技能中,不少都與提升戰鬥能力有關。如果忽視強化,在與敵人戰鬥時可能會陷入苦戰
 
最後,缺陷是「在特定條件下突然獲得、同時具備優點和缺點的被動能力」。雖然會帶來某種負面效果,但作為補償,也能獲得一定的正面效果。
例如,「注意力分散」會增加升級時獲得的技能點數,但會對可分配的技能產生大幅限制。這是一種相當極端的能力。
選取的缺陷將成為主角永久的個性和能力,但您也可以選擇拒絕,這不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如果注重實用性,只需取得那些您認為「可能有用」的缺陷即可。
另外,缺陷的種類似乎相當多,例如在潛行時蹲下會出現與之相關的缺陷等,取得條件似乎是根據您的行為累積而來。
如前所述,總體印象是比前作更加精簡和直觀。總之,「要取得哪些技能」確實是個令人苦惱的問題,筆者希望廣大玩家也能像我一樣感到困擾。
 夥伴是個性的集合體。齊心協力,面對宇宙危機(同時還要顧及組織評價)
運用各種能力推進冒險,但僅靠一己之力拯救宇宙是極其困難的。您需要充分利用與您一同旅行的夥伴,也就是同伴的力量。
與前作一樣,您最多可以讓 6 名夥伴登上太空船,並能帶兩名到戰場上。隊員們都極具個性。雖然最先加入的兩名夥伴是主角所屬地球議會的部下和一個機器人,但之後陸續加入的成員,例如「阿嬤認證」(勢力名稱)的肉體改造前員工、護國帝政府的特工、邪教團體成員等,他們的立場和思想都截然不同。
他們的能力也非常獨特。地球議會成員奈爾斯雖然在遊戲初期就加入,但他擁有「隨時隨地都能當作工作台」的能力。護國帝政府的崔斯坦則是在戰鬥開始後,會像一頭猛牛般拿著巨大的錘子衝向敵人並將其粉碎,戰鬥方式極具衝擊力。
當能量條累積滿時,可以在任意時機發動必殺技般的特殊能力,這些能力都與每個夥伴的個性相符,並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夥伴會在完成事件後得到強化,有些夥伴甚至能發揮特殊的戰鬥能力。這讓付出的努力有了回報
 
此外,夥伴的能力會隨著主角等級的提升而增長,完成夥伴任務後他們的裝備也會得到強化,他們將成為旅途中非常可靠的存在。本作中也不需要玩家為他們準備裝備,省去了不少麻煩。
儘管夥伴很強大,但敵人往往擁有較高的耐久力、高速移動、高速閃避、或是像從視野中消失的透明化等令人頭疼的動作和特殊技能,讓人無法掉以輕心。正因為夥伴很強,所以敵人也不容小覷,這一點必須記住。
 
 透過夥伴的能力來恢復生命值。畫面中央下方的兩條白色長條就是夥伴的特殊能力量表。集滿後可在任意時機發動
 
本作中與組織和勢力的關係也同樣重要。簡要說明一下:
與前作一樣,「勢力之間的聲望」有高低之分,會帶來不同的優點和缺點,但由於故事舞台(即殖民地)不同,勢力名單也有所不同。
與聲望有關的勢力只有三個:由前作的企業「太空人選擇」和「克里奧阿嬤」合併而成的超巨大企業「阿嬤認證」、控制地下世界物資和資訊流通的「薩布羅薩」,以及追求「偉大計畫」完成、將計算預測未來視為至高無上的「昇華律團」。中小規模的組織被大幅度精簡了。
 
 
 要獲得信任,只需完成勢力發布的任務和事件即可。不過,想要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聲望是很難的
 
此外,「完成各勢力的任務或事件會提升信賴度」的機制與前作相同,但好評和負評不再分開計算。
一如既往,與勢力關係良好會有例如買賣物品更為有利等好處,但例如阿嬤認證,雖然可能是最大規模的勢力,但實質上(與前作一樣)是個無藥可救的黑心企業……每個組織都有其強烈的個性和問題。遊戲中也有讓您選擇與哪個勢力合作的場面,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角色扮演來選擇。
 
 遊戲初期能見到「阿嬤認證」的 “阿嬤”。可謂是「什麼樣的人,造就什麼樣的公司」了
 
 Obsidian 宇宙觀的紮實完成度 如果不追求「超級大作」則值得推薦
本作名符其實,給人一種前作的順利續作的印象。特別是系統方面,在繼承前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簡化。反過來說,它並沒有戲劇性的創新。
個人認為「很好」的改動有:使用者介面(UI)新增了小地圖,讓情況更容易掌握。物品沒有重量概念,大幅減少了整理的時間。可以自由切換視角。夥伴變得更加可靠。裝備耐久度被移除。擊敗的敵人位置可以從小地圖上立即確認……等等。雖然多數都是小改動,但累積起來對玩家的體驗影響相當大。
 讓時間變慢的「戰術時間遲緩(Tactical Time Dilation)」依然存在。它依舊很好用,但裝置的能量也可以用於其他用途
 
如前所述,遊戲的自由度不能算高。它屬於行動範圍會隨著主線任務的推進而擴大的類型,如果您預期它是傳統的「開放世界 RPG」,可能會感到失望。
儘管如此,在許多情況下,遊戲提供了足夠的行動選項,您可以選擇用蠻力解決、用技能解決、或提前探查情報並巧妙周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二段跳在相當早的階段就能解鎖。由於遊戲中有許多需要跳躍跨越立足點的場景,因此它有許多發揮的機會
 
此外,在這種技能制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面對人類時)話術技能太萬能」的情況,但本作中並不突出。例如,「如果是健康問題,就需要適當的醫療技能」,我感覺在許多情況下,所需的技能分佈是合理的。
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一再強調,我渴望擁有所有的技能。
不過,由於是上市前的版本,主角的動作異常、文本錯字漏字、極少數 UI 未翻譯等,細節上仍存在一些粗糙之處。然而,整體完成度很高,在地化(編按:此處指日文化)品質也給人穩定的印象。
本作不僅適合前作粉絲,由於故事情節並非緊密相連,因此也非常推薦給這類 RPG 的愛好者。雖然與 AAA 級的超級大作相比,規模略有不足,但筆者完全沉浸其中。
您可以選擇作為地球議會成員伸張正義,對抗腐敗。也可以反正被放任不管,隨心所欲地大鬧一場。請務必以您自己的風格,開始您的宇宙特工生涯吧!
- 記者:GNN新聞
- 更多遊戲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