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手機殼恐含重金屬與塑化劑 醫提醒:別讓「第二層皮膚」變健康殺手

[周刊王CTWANT] 許多人天天與手機長時間接觸,卻忽略產品的潛在毒性。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最近指出,不肖廠商可能使用來路不明或含有有害物質的回收料製造手機殼,而當民眾長期接觸這些含重金屬與塑化劑的產品,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神經與生殖系統,對健康造成威脅。
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手機殼是現代人幾乎隨身不離的物品,也被視為「第二層皮膚」,但若民眾使用到劣質產品,當中的有毒物質可能變成健康的隱形殺手。他引用《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Their Removal》文獻指出,劣質手機殼可能含有鉛、鎘、汞等重金屬,這些毒性物質進入人體,引發神經中毒、腎功能受損、骨骼病變,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此外,黃軒指出,劣質手機殼可能還含「環境荷爾蒙」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與雙酚A(BPA),經人體皮膚接觸、摩擦後,可能導致性早熟、男性精子品質下降、女性內分泌失調,甚至影響兒童的注意力發展與免疫系統功能。
黃軒指出,不肖業者可能會回收醫療廢料、電子垃圾等材料,未經淨化就再製成手機殼。另有廠商為了讓產品更吸睛,會使用含重金屬的劣質染料與塗層,或添加大量塑化劑增加柔軟度,因此當民眾發現有些手機殼具強烈異味、過於鮮豔,或價格低到離譜,應提高警覺。
黃軒建議,民眾可選擇矽膠或TPU材質,並留意有異味、掉色或觸感黏膩的劣質殼,且應優考量知名品牌或正規通路販售的產品,避免選購來源不明、價格過低的商品,尤其要避開夜市與網購平台上的廉價手機殼。
另一方面,黃軒提醒民眾應定期清潔手機殼、避免高溫曝曬、減少與臉部長時間接觸,並定期更換手機殼,且若家中有兒童,更應避免讓小孩咬手機殼,以免將有毒物質帶入口中,而若民眾懷疑手機殼有毒,可使用簡易重金屬試紙檢測,或將手機殼送至實驗室進行詳細分析。他最後說,手機殼雖小,卻與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別讓手機殼成為健康殺手。」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