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餵稱「喝奶粉是在喝糖」 醫師怒點破迷思:要告來告

媽媽餵稱「喝奶粉是在喝糖」 醫師怒點破迷思:要告來告
知名母嬰用品品牌「媽媽餵Mamaway」的影片內容,引起各界不滿。(示意圖/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知名母嬰用品品牌「媽媽餵Mamaway」因聲稱「假設一瓶奶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並建議「母奶對寶寶最好」等語遭網友炎上,事後更強調該言論「不是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兒科醫師皆發聲闢謠,表示母奶裡含有的抗體、HMO等的確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不過以「含糖量」來評論2者差別,是不合理的行為。

媽媽餵近日在社群平台發布一段短影音,內容提及「你知道你給小朋友喝的奶粉,到底有多甜嗎?假設一瓶奶粉,它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品牌方還提到,「你有辦法想像你的小朋友,每天喝的都是糖嗎?糖越多,腸道裡面的益生菌就會變少,壞菌就會變多,糖多的寶寶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很容易過動。」

對此,引發醫師、網紅及民眾質疑,不認同品牌方為了推廣母奶製造假訊息。而媽媽餵27日發聲強調,這些並非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提倡哺乳純粹是了解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誤導或被低估,希望能在奶粉被放大的趨勢下,稍微平衡報導。」

該篇新聲明再度引發醫師不滿,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在臉書粉專直言,「母乳有好處,不代表你需要抹黑沒有添加糖、實際上只有乳糖的大部分奶粉。」

杜承哲指出,乳糖可幫助兒童大腦發展,與過動無關,「Sugar high、糖分造成過動的理論,早已在大型研究中被打破了,在家中自製的點心不太出現這樣的問題,現在最可疑的是來自糖果零食的色素和人工添加物,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媽媽餵也威脅網友下架影片,理由是「未經授權引用本公司影像」、「肖像權」、「著作權」。杜承哲對此直言,「這就是見登(見笑轉受氣)+法盲,我這篇評論就放在這裡,要告來告,製造媽媽的恐慌和焦慮真的非常不可取。」

兒科醫師陳昱潔也在臉書說明,奶裡含有的抗體、MO等的確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不過用「含糖量」這點評論母奶及配方奶差別不合理。她表示,母奶和配方奶裡的糖份主要都來自乳糖,乳糖提供了約40%的熱量,也是大腦發育重要的原料。

母奶裡的乳糖含量是每公升平均68至78克;坊間大品牌嬰兒配方奶的含糖量,多為每公升67至78克不等。陳昱潔說,各個品牌奶粉的糖量真的沒有特別高,且用大人飲食的思維去看小嬰兒是不合理的。

醫師強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模式,母奶、配方奶都好,每位媽媽都盡自已所能提供最好的選擇給寶寶,不需要為了餵奶而有壓力。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