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專勤隊長登八仙山途中猝逝 醫揭心血管「隱形殺手」三高不控制難防意外

54歲專勤隊長登八仙山途中猝逝 醫揭心血管「隱形殺手」三高不控制難防意外
南投專勤隊長邱國志28日登上台中八仙山途中不幸猝逝,享年54歲,消息震驚友人與同僚。(圖/翻攝自邱國志臉書)

[周刊王CTWANT] 南投移民署專勤隊長邱國志於9月28日攀登台中八仙山途中不幸猝逝,享年54歲。事件引起關注後,台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台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指出,雖然運動對心血管有益,但若忽略潛在疾病風險,仍可能在高強度活動中引發急性致命狀況。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邱國志於今(2025)年4月調任南投服務,友人指出,他生前熱愛運動,經常參加馬拉松與登山活動,平時勤於鍛鍊身體,從未透露任何健康異狀,體能狀況看似良好,未料此行竟成為最後一次登山,引發外界對「運動中猝死」議題的關注。

對此,王宗道指出,猝死事件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其中以「惡性心律不整」最為常見。此類突發狀況會導致心跳失序,使患者瞬間昏厥,若在10分鐘內無法施以AED或CPR急救,多數難以挽回。王宗道進一步說明,惡性心律不整通常與心血管狹窄有關,特別是在運動時更容易誘發。患者在靜態時或許沒有明顯不適,但一旦身體活動需求增加,心臟血流無法供應,就可能導致血液不足而引發致命心律失常。

他強調,有些猝死者雖有規律運動習慣,但若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等「三高」問題,僅靠運動並不足以全面保護心血管健康。尤其若同時有抽菸習慣,心血管長期處於風險中,卻未能早期發現與處理。「很多人其實在發病前已有徵兆。」王宗道提醒,若發現自己運動時體力下滑、胸悶或感到呼吸困難,應提高警覺,這些都可能是心血管狹窄的信號。建議透過運動心電圖、電腦斷層、核子掃描或心導管檢查,進行全面評估。

王宗道坦言,臨床上不乏年輕運動愛好者,年僅30至40歲卻在運動中倒下,事後發現其實早有三高或抽菸習慣,心血管狀況早已惡化卻不自知。他呼籲民眾,應以藥物搭配生活習慣改善,同步進行健康管理,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CTWANT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