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童高燒不退!手腳腫如麵龜 醫曝:「川崎症」惹的禍病徵曝光
一名年僅兩歲的男童「和和」近日因持續高燒不退,手腳腫脹如麵龜,雙眼佈滿血絲,嘴唇乾裂發紅,情緒煩躁不安,讓家長憂心不已。經診所醫師建議後,和和被緊急送往急診,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川崎病。所幸在及時治療下,和和的病情迅速好轉,讓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

▲ 2歲童高燒不退!手腳腫如麵龜。醫生表示,川崎症惹禍。(圖/亞大醫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邱俊諫表示,和和入院後立即進行抽血檢查,結果顯示發炎指數顯著上升,白血球和肝指數偏高,並有輕度貧血症狀。進一步的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和和的冠狀動脈出現異常,確認是川崎病。醫療團隊立即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斯匹靈治療,兩天後和和順利退燒,精神狀況也逐漸恢復。
邱俊諫指出,川崎病是一種主要影響兒童的全身性血管炎,特別容易損害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該病由日本醫師川崎富作於1967年首次提出,至今仍是亞洲兒童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疾病之一。根據國內統計,每年每十萬名兒童中約有83人罹患此病,冬季和初春為高發季節。

▲ 2歲童高燒不退,手腳腫如麵龜。(圖/亞大醫院)
目前,川崎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學界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對感染性或環境因子的異常反應有關。診斷川崎病的條件包括持續發燒5天以上,並需符合以下五項特徵中的至少四項:雙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症狀(如唇紅舌紅、草莓舌)、手腳末端紅腫、多形性皮疹、頸部單側淋巴結腫大(>1.5 cm)。
然而,像和和這樣的「不典型川崎病」案例並不少見,雖然沒有符合全部症狀,但只要出現持續高燒不退、抽血顯示強烈發炎反應,或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變化,醫療團隊就需高度懷疑並及時治療。
邱俊諫強調,標準治療是在發病10天內施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大幅降低冠狀動脈併發症和血管瘤風險,同時在急性期合併高劑量阿斯匹靈。即使無冠狀動脈變化,出院後患者仍需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六至八週,以預防血栓。

▲ 醫生表示診斷川崎病的條件包括持續發燒5天以上,且符合至少四項病因。(圖/亞大醫院)
他呼籲,診斷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關鍵,若在發病10天內接受治療,冠狀動脈病變的機率可降至4%以下。若未能及早診斷與治療,則約有20至25%的病童會發生冠狀動脈瘤,日後恐導致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即使完全康復的病童,由於發炎過的血管內壁與正常兒童不同,出院後仍需由兒童心臟科醫師定期追蹤,持續守護孩子的心臟健康。
更多eNews報導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26歲百萬網紅驚傳車禍!遭甩飛車外慘亡 「死亡預告成真」網嚇壞
- 記者:郭懿慧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