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健檢該如何安排? 醫師解答各年齡層健檢重點項目

年後健檢該如何安排? 醫師解答各年齡層健檢重點項目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每年總有不少人會安排健康檢查,來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也有許多公司會在這時提供員工健檢補助,幫助員工擁有健康的身體。然而,健檢項目五花八門,究竟,不同年齡層,應該針對哪些健檢項目進行檢查才能捍衛健康呢?


國人慢性病年輕化 30歲健檢可以這樣排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表示,過往男性在40歲以後,才會被視為慢性病的高風險群,而女性則以更年期為區間。然而,近年因為慢性病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洪育忠認為,其實從30歲開始就可以定期安排健檢。他也補充道,有些疾病成年以後就須定期追蹤,如女性在成年以後,就可以開始定期做乳房超音波


洪育忠強調,在安排健檢的項目以前,要先了解家族病史,並參考個人過去病史,才能針對個人做最完善的安排,他舉例,像是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大腸癌,都會因為家族遺傳,有更高的風險。


「30歲這個階段健檢的重點在於,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洪育忠建議,可以先針對三高安排相關的項目,比如基本的肝腎功能、尿酸、血糖、血脂。此外,30歲這個階段也可以開始做一些基本的影像檢查,如胸部X光、各式超音波等。


心血管大多這時候出問題 年過40健檢怎麼排?


在心血管疾病的部份,雖然女性在50歲後比較容易發生問題,但男性在40歲後,風險明顯提升,因此,40歲開始會建議男性針對心血管做相關的檢查,比如動脈的硬化檢測,除心血管檢查外,40歲以後,也可以開始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因為大腸癌較好發階段是在40歲以後。


在50歲的階段,很多疾病的發生率會達到高峰,例如:乳癌、大腸癌、心血管疾病,大多都會在這時候有更明顯症狀,因此建議針對這些項目,都要做完整地檢查。另外,這階段也可能會因為荷爾蒙不足,導致出現入睡困難的跡象,尤其女性遇上更年期,會反映得更加明顯,所以荷爾蒙也是須要留意的項目。


針對女性的更年期,洪育忠也特別提醒,除了與更年期有關的項目外,女性也需要加入骨質密度的篩檢項目,因為,大部份女性在更年期以後,骨質會開始出現明顯的衰退。


最後,在60歲的階段,洪育忠表示,其實與50歲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需要格外注意與高齡有關的症狀,比如說肌少症、骨質、失智症風險、腦部健康。


醫師解釋國人疾病趨勢 了解糖尿病與肺癌背後秘密


近年來,肺癌蟬聯癌症10大死因之首,也有許多名人相繼罹患肺癌,甚至因此離世,令人擔憂。針對肺癌,洪育忠提出解釋,近年肺癌確實有增加的趨勢,除了Pm2.5(空汙、菸害)外,加上台灣人本身自帶肺癌基因,在兩者相互影響下,發生肺癌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不過,他也分析,「近年肺癌案例變多,也有部份原因是有更多早期肺癌案例被發現」,這意味著,近年國人對於健康的概念也更加重視。


另外,糖尿病也是台灣相當盛行的疾病,且有年輕化趨勢,而洪育忠分析,關鍵在於肥胖。他說道,除糖尿病外,許多與生活習慣有關的慢性病也都呈現上升趨勢,這與精緻澱粉、高脂肪的飲食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其實不只慢性病,大腸癌和乳癌,也跟高脂肪的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


針對大腸癌,洪育忠也格外強調,「人生第一次的大腸鏡最重要」,他建議民眾,可以在20歲末做第一次大腸鏡檢測,雖然大腸癌的好發年齡段為40歲以後,但從大腸癌息肉病變成癌症,可能會花上10年的時間,所以若是在第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就能趁早處理並定期追蹤,若沒有大礙,再調整成5到10年1次也可以。


別等症狀找上門才檢查 健檢應該是一門定期作業


當談到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病症時,洪育忠說道,慢性發炎其實是很需要被重視的問題,因此,他建議可以做身體的慢性發炎評估。他解釋,前幾年在Covid-19大流行的時候,部份的病人會出現「長新冠」的現象,其實就是一種感染後的發炎表現。


如果長期忽略發炎,其實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不僅可能會造成DNA的傷害,甚至會導致動脈硬化,不容小覷。洪育忠也補充,與發炎相關的健檢,包括腸道健康評估、慢性過敏評估、抗壓荷爾蒙等。


而針對健檢觀念,洪育忠語重心長地建議,過去的概念,比較像是身體出現症狀以後,再去做相對應的檢查,他以胃潰瘍為例,表示其實很多胃潰瘍並不會讓你感到痛,拖久了反而加重症狀,所以他呼籲,「我們應該調整健檢的觀念,把它當作一份需要定期繳交的作業,才能在疾病表現出來以前,找出它、解決它。」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女人愛美!男人也愛面子 專家分享男性保養新觀念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 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