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吹這溫度竟能救命? 醫:開對冷氣護心又不傷荷包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今年夏季氣溫頻創新高,體感溫度逼近40度讓民眾苦不堪言。然而,這不只是舒適度問題,更可能成為威脅生命的隱形殺手。輔大醫院心臟內科林重佑醫師指出,當夏季氣溫超過30度時,急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開始顯著攀升,氣溫每上升1度,死亡風險就增加3%。
聰明用電新策略 節約能約又護心
高溫與空污的雙重夾擊則危害加劇,相關研究顯示,當臭氧濃度達60ppb時,心肌梗塞發生率暴增33%;即使較低溫度下,臭氧濃度50ppb仍會讓心血管急症風險上升15%。林重佑醫師解釋,高溫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內皮受損,大幅提高血栓形成風險。同時出汗造成脫水,血液循環量比平時增加20-30%,加重心臟負擔。
許多人習慣一進家門就把冷氣調到最低溫,但這不僅電費驚人,室內外溫差過大反而傷身。林重佑醫師提醒,溫差超過8.5度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劇烈溫度變化會刺激血管收縮擴張,導致血壓波動加劇。林醫師建議冷氣設定在26至28度區間,每調高1度就能省6%電費;並將電扇擺置於冷氣下方、背對出風口左右擺動,讓冷空氣快速均勻分布全室,協助速冷還可節省電費。
林重佑醫師進一步說明,此方法不僅經濟實惠,其適宜的室溫能維持人體血液的正常黏稠度,減少脫水造成的血液濃縮,同時穩定溫度環境可減輕心臟代謝負擔,降低心肌耗氧量。
生活防護用點心 預防勝於治療
林重佑醫師也建議,除了冷氣溫度的護心關鍵,日常也要注意以白開水為主的充足水分補充,並少量多次飲用。規律運動時段要選擇清晨或傍晚涼爽時段,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烈日當頭容易引發中暑等問題,或是烈日時段選擇室內瑜伽、伸展操等輕度運動也都是好選擇。
重要的是,林重佑醫師提醒可自行識別心血管警訊,若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降低體溫並儘速就醫;女性症狀較不典型但仍會可能有噁心、手麻、背痛等狀況,同樣不可輕忽。面對極端氣候時代,善用維持室溫的適當的溫度控制策略,既能享受涼爽舒適環境又能兼顧荷包與健康,是現代人必備的生活智慧和保護生命的重要防線。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火燒心與吞嚥困難 醫師解析預防與治療方法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滿週年 衛福部擬訂「運動台灣」目標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