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傳秋季會晤習近平 中美尋求貿易戰休兵突破口

[周刊王CTWANT] 據《南華早報》引述多位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出席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峰會前訪問中國,或選擇在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雙邊會晤。消息指出,雙方正就領導人秋季會面進行討論,惟具體日期和地點尚未敲定。
根據外媒的報導,這場可能的高層峰會被視為兩國試圖終結持續升級的貿易戰的一個關鍵節點。川普政府曾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55%的懲罰性關稅,並提議對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統一10%的基準稅率,聲稱此舉將振興美國製造業。然而批評者認為,關稅政策只會抬高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
川普已設定8月12日為與中國達成長期關稅協議的最後期限。儘管美國白宮與相關機構未對此次會晤計劃做出評論,但7月11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會談中曾透露,川普已獲邀訪華,雙方皆表達促成會談的意願。
中方近期亦釋出和解訊號,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上週五表示,希望中美貿易關係回歸穩定,並強調近在歐洲舉行的會議已表明雙方無需升高關稅戰。
在科技貿易方面,川普政府近期放寬對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限制,允許美國晶片大廠英偉達(Nvidia)向中國銷售新款H20晶片。這一舉動標誌著與三個月前政策的重大轉變。當時川普政府禁止中國進口該晶片,並對中國徵收三位數關稅,引發中國祭出反制,限制稀土和磁鐵出口,導致美國汽車與軍工製造商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此次放寬H20晶片限制,旨在為中美貿易談判創造良好氛圍。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最初否認晶片政策與談判掛鉤,但近日已改口稱H20政策是談判「縮影」之一。
儘管美方強調H20政策出於技術競爭考量,中方則認為美國是「主動」放寬限制,並要求美國持續解除對先進科技的出口限制。
今年4月川普再次調升中國出口商品關稅,但中國迅速採取反制措施,限制關鍵礦產與磁性材料出口。這些原料對於美國電動車、國防與電子產業至關重要,導致福特、鈴木等企業因供應短缺而關閉工廠。川普政府意識到情勢嚴峻,於是重啟談判,並於6月達成暫時休戰協議,雙方將關稅稅率下調,並恢復稀土自由流通。
但中國對稀土出口設下六個月的許可期,並要求美方交出部分專有技術資料,美國企業對此表示不滿。中方亦於7月15日宣布對電池技術施加新的出口限制,顯示雙方互信依然脆弱。
過去十年美國透過出口管制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尤其針對華為與人工智慧領域。儘管拜登政府延續此政策,川普政府內部卻出現轉向,近月來支持與中國重啟科技貿易的聲音愈加強烈。
白宮人工智慧政策負責人戴維薩克斯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支持開放市場,與總統川普意見一致。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亦向政府積極遊說,指出出口禁令將迫使中國加速發展本土技術,反而不利美國技術領先。
儘管國會部分成員對此舉持保留態度,川普在與黃仁勳的會面後,認同其觀點,並親自下令解除對H20的禁售限制。知情人士指出,川普將出口管制視為可交易的籌碼,而非單純的國安手段。
隨著貿易與科技角力升溫,中美雙方皆謀求主導談判節奏。北京堅稱人工智慧與稀土等屬「軍民兩用」,並要求美國在技術出口方面給予對等待遇。美國官員則擔心,貿易戰反讓中國取得影響美國出口政策的機會。
川普團隊目前正籌備秋季出訪,商務部也已開始組建由企業領袖組成的代表團,競逐總統專機座位的情況再次上演。前外交官克雷格艾倫形容中美關係如「一場舞蹈」,每一步都牽動對方動作。
未來幾週將是觀察雙方是否真正準備好結束貿易戰的重要時刻。川普一向強調自己能透過「交易」解決長期困局,他與習近平的會晤或許將是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重新洗牌的關鍵。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