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參與《義方》展覽座談,開啟台日歷史記憶的深度對話

日前,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義方》—洪鈞元個展的第二場座談,邀請廣島大學人間社會科學研究科教授川口隆行,與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李文茹進行跨國對談。現場吸引十餘位來自日本的原爆研究學會學者來臺,共同探討藝術、歷史與記憶之間的複雜連結。
座談以藝術家洪鈞元分享創作歷程為開端,談及他以影像追索妻子祖父林義方的生命史。林義方於戰時赴日求學,1945年在廣島遭遇原爆後倖存。洪鈞元表示:「一開始是我在做作品,但最後其實是作品帶著我走。」點出他在創作過程中,從主動挖掘到逐漸被歷史牽引的心路歷程,也展現出藝術在回應歷史與記憶時的能動性與情感深度。
川口隆行教授從原爆事件的歷史研究角度出發,分享他對於臺灣在原爆倖存者研究上長期被忽視的觀察。他指出,相較於同時期來自朝鮮、滿洲、東南亞等地的留學生,臺灣倖存者的資料保存與研究相對不足,期待未來能補足這段歷史的空白,讓被遺忘的經驗得以重新浮現。李文茹副教授則表示,透過展覽所呈現的林義方生命經驗,以具體人物的情感與日常為載體,形塑出立體而真切的歷史事件。
在座談進入交流的環節時,在場多位日本學者也踴躍發言,分享自身對於本次展覽的想法與心得,現場對話熱絡,展現出臺日之間在記憶政治與歷史研究上的高度共鳴。此次座談不僅深化了《義方》展覽的歷史層次,也象徵著跨國學術與藝術合作的積極成果。未來,如何持續拓展影像與記憶之間的對話空間,將是推動此類創作與研究的重要方向。
座談結束後,來自日本的原爆研究學者一行人也特地前往拜會長崎原爆倖存者王文其醫師的後代—王柏東醫師。此次拜訪不僅延續了對臺灣原爆倖存者經驗的關注,也進一步促進了與在地家屬之間的交流,為未來持續推動臺日歷史記憶研究奠定了更深的基礎。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4 16:50:0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