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吳靜吉名譽教授專題演講 探討以人為本的教育定位

高醫大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吳靜吉名譽教授專題演講 探討以人為本的教育定位
高雄醫學大學於114年8月4日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暨名譽教授吳靜吉博士蒞校演講,主題為「以人為本的教育:人文社科、通識博雅在醫農理工的定位──自覺與超越」。吳教授從教育本質、人文精神與社會創新的交會切入,帶來一場知性與感性並重、深具啟發性的演說,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絡。

吳教授以其跨足教育心理、藝術與文化政策領域的豐富經驗,鼓勵大學教師與學生應「活用資源、超越創新」,善於從生活中「發掘並創造」,不被僵化知識框限。他指出,敘說故事的能力是人文社科與通識博雅教育最獨特的本事,不只是傳達資訊,更是建構意義與價值的關鍵方式。

在演講中,吳教授特別談到「社會處方(Social Prescribing)」的概念,提倡從社區連結、人際關係與文化參與找到促進健康的新途徑。他以「懷舊治療」(Reminiscence Therapy)與「第三空間」(如星巴克咖啡館)為例,說明公共空間如何成為心靈療癒、激盪腦力與跨世代交流的平台,進一步強調教育應連結社會脈絡、關照人心需求。

吳教授全程妙語如珠、幽默風趣、見解深刻,引領聽眾從AI時代的快速演變,回望教育的初心。他強調,大學不只是培養技術人才的場所,更應成為激發思辨、滋養同理、關懷社會的搖籃。即便在醫學、農業、理工等以技術應用為主的專業領域,人文社科與通識教育才是引領知識邁向深度與廣度的核心力量,亦是培育學生應對社會複雜挑戰、理解人性與實踐社會關懷的關鍵所在。

高雄醫學大學近年來致力於推動通識教育創新,強調跨域學習與全人發展的整合,尤其是余明隆校長的治校主軸引領著通識教育中心的課程改造及組織轉型,意即朝向「通識教育學院化」,符應現代教學潮流,建立通識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機制,進而增加學子跨域彈性修業的機會。此次講座不僅回應全球教育的翻轉趨勢,同時促進校內對高等教育使命的集體省思;透過吳教授精彩的演講,該校教職同仁對於教育的未來想像與實踐方向獲得諸多啟示。高醫大將持續攜手學術界與社會各界,共同培育具人文關懷、創新精神及社會責任的醫療與科技人才,實現更具前瞻性的教育願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