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跨越重山 與阿管處相遇雲端

東華大學跨越重山 與阿管處相遇雲端
國立東華大學為推動環境教育專業化與在地化,永續發展中心跨越中央山脈,與交通部觀光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攜手合作,於2025年夏天共同開辦「環境教育人員訓練課程」。課程依據行政院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規範設計,總時數達100小時以上,涵蓋環境知識、實地演練、課程設計與展演技巧等多元內容。並於8月14日經嚴謹評審與教學展演考核,全體學員皆順利通過,可據以申請行政院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認可之環境教育人員證書。

本次課程的參與者涵蓋不同年齡與背景,學員紛紛表示,課程不僅提升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把環境教育轉化為貼近在地的故事與實踐。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擔任阿里山志工服務教學已近30年的志工廖慶雄。逾90歲仍認真完成全部課程與展演,展現終身學習的精神,成為學員與社區的楷模。

除了社區志工參與,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亦展現以身作則的決心,共有四位公務員主動報名並完成訓練。管理處處長黃怡平與科長郭姿佑更全程陪同,持續關心學員學習狀況,並強調阿管處未來將把所學實際導入遊客中心解說、社區導覽與遊憩服務中,推動阿里山成為結合觀光與教育的典範場域。

國立東華大學是東臺灣唯一具備資格開設環境教育人員訓練課程的大學,展現其在永續教育領域的專業與領導地位。師資團隊兼具多元專業與在地關懷,涵蓋環境科學、生態保育、教育學、社會學、原住民族研究與政策規劃等領域。不僅具備深厚學術研究能量,更長期參與花東地區的社區實踐與校園推廣,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許多教授同時擔任政府或非政府組織的環境顧問,熟悉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環境教育政策趨勢,能引導學員掌握全球視野並落實在地行動。東華大學強調「以人為本、環境共生」,注重跨域合作與創新教學,期盼培育出具備專業知識、批判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環境教育人才,為社會帶來永續影響力。在教學展演的考核中,由三位專家共同擔任評審,包括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主任李俊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主任洪耀明、以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白子易。全體學員之專業能力與熱忱一致獲得肯定。

•李俊鴻主任表示:「這次培訓展現了跨世代學習的力量,不論是90歲志工廖慶雄還是青年學員,都在課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重要的不只是證書,而是能否把所學落實在社區、旅遊服務與日常生活中,形成持續的永續實踐。」

•洪耀明主任指出:「學員在教學設計與現場互動上,都展現了高度的專業性。從森林、農業到鄒族文化,課程展演連結阿里山在地特色,真正做到將環境教育與在地資源結合。」

•白子易所長強調:「這批學員不僅能夠傳達正確知識,更能引導參與者進行體驗式學習。這正是環境教育的核心價值─不只是知識傳授,而是促進理解與行動。」

此次課程不僅是一場單純的專業培訓,更是一個跨領域合作的平台。學員的展演內容涵蓋森林生態、氣候變遷、社區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充分展現阿里山在地特色。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學員將能在未來成為各自社區與工作領域的重要推廣力量。

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欣見永續發展中心伸展觸角,積極與在地資源,建構長期、可持續的環境教育推廣模式,為臺灣的永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阿管處黃怡平處長則表示,阿里山不僅是世界知名的觀光景點,更是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此次合作,正是要將「永續」的價值深植於觀光管理與在地文化之中,未來將持續合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