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混種演化.未來生命 New Type」9/19開幕

由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主辦,即將邁入第9屆的年度科技藝術盛事「2025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於9月19日盛大開幕!今年邀請策展人謝慧青,以「混種演化.未來生命 New Type」為策展主題,集結來自臺灣、日本、澳洲及阿根廷等13組藝術家,以沉浸式與互動裝置的科技藝術作品為主軸,共同打造一場跨越生物、機械與虛擬邊界的科技藝術盛會。
三大子題探討新科技產生的新生命樣態
本屆展覽內容分為三大子題:「嵌合賽伯格」、「混種創生」與「虛擬生命」,旨在呈現未來生命演化的多樣可能性。作品涵蓋賽伯格、人工智慧、基因改造到人工生命等新興領域,引導觀眾思考人類如何在科技與生命的交織中重新定義「生命」的本質與邊界。
策展人謝慧青表示,在演化的潮流中,人、動物、機械在時間的潮流中業已共同演化,也就是我與我們所創造的東西已變成正在一起混種進化。此外,展覽的英文名稱「New Type」,則源自日本經典科幻動畫《機動戰士Gundam》,象徵人類在適應宇宙環境的過程中,思想與能力發生的突破與革新。同時也藉由「New Type」一詞來延伸討論未來生命形式的多樣可能性,探索在科技與生命交融的時代,如何重新定義生命的本質與邊界。「New Type」不僅連結了現實科技技術的突破與科幻的創新想像,也啟發觀眾從藝術與哲學的視角,思考人類與技術的共生關係、倫理挑戰及未來生命形態的演化方向。
13組科技藝術作品,包含8件沉浸式互動體驗
為期21天的科技藝術特展,邀集國內外共13組藝術家,以創新思維打造「混種演化.未來生命」主題作品,呈現未來生命的多種想像與可能性,邀請觀眾一同思考科技與生命的共生未來。
其中包含8件沉浸式互動作品,涵蓋室內與戶外展區,透過聲光、動態感測與觀眾互動,打造前所未有的感官衝擊與體驗深度。觀眾不只是觀看者,更是參與者,親身感受科技藝術的魅力與想像;其中,由林俊遑、黃紀虹、戴明珊合作的互動裝置作品《複皮》,更將於10月份搭配舞者帶來4場次的現場共演。
科技藝術教育向下扎根,向外拓展
除精彩的科技展覽及演出外,本屆仍依循傳統,邀請藝術家或專家學者走入桃園的國高中、大學校園,帶領學生探索AI與機械、AR等技術的結合與應用,本屆展覽中由陳珠櫻x台法跨國人工生命感知藝術團隊帶來的AR作品《精緻飛蟲》,即是與桃園在地學生共同創作,直接讓學生參與展覽,提升本市文化科技素養。展覽期間更於現場規劃包含藝術家論壇、講座及工作坊等型態共5場教育推廣活動,期待透過藝術家的引導,讓科技藝術更能夠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
2025桃園科技藝術節不僅是藝術與科技跨域結合的展演平台,更是對未來社會挑戰的回應。透過展覽與活動,觀眾將在科技與藝術的共振中,看見生命在新時代的無限可能,歡迎全國對科技藝術及AI科技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同來探索。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1 17:51:1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