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採多元處理廚餘 原整備12掩埋場將停用9處

因應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台中市環保局今天表示,原調度12處掩埋場進行廚餘掩埋,因採取掩埋、焚化發電、沼氣發電等多元處理廚餘,預計30日起停用9處掩埋場。

台中市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台中市廚餘去化採掩埋方式,多名台中市議員最近則質疑廚餘掩埋場有如廚餘坑、廚餘海、廚餘瀑布,徒增環境髒亂。環保局昨天宣布新增2處焚化廠可進行焚化。

無黨籍台中市議員吳佩芸對此指出,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台中市政府廚餘處理政策一變再變,朝令夕改毫無章法,已嚴重凸顯市府對於廚餘問題毫無任何風險管控對策及準備。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因應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陸續緊急調度12處掩埋場進行廚餘掩埋,經近日調度盤點,廚餘採取掩埋、焚化發電、沼氣發電等方式多元處理,有效紓緩去化壓力,預計30日起停止使用9處掩埋場。

環保局指出,這次廚餘因應防疫採掩埋處理是依據中央指引的去化方式進行,地點位於原掩埋場內,符合相關污染防治設施條件,且未增加原有掩埋面積,依法無須辦理環評,環保局將配合中央指引妥善處理防疫期間的廚餘。

環保局已要求各掩埋場加強廚餘貯坑管理、覆蓋及消毒作業,避免鳥類或動物覓食,以確保環境衛生及防疫安全。

環保局指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自108年啟用以來,每天約處理110公噸生廚餘,透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發電,每日發電量約1萬度,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發電量已突破1500萬度,展現廚餘轉化為再生能源的具體成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