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美日不信賴 台灣不姓賴 黨內挑釁賴


【雁默專欄】美日不信賴 台灣不姓賴 黨內挑釁賴


雁默/自由撰稿人


賴清德當前的處境是「四面楚歌」還不夠貼切,恰當的形容詞是「天崩地裂」。


在外部,美日媒體對大罷免結果都從一開始的錯愕,轉為「羞憤」,並展開對賴清德的批判。羞什麼?羞自己暗中支持的台獨政權「意外地」被徹底打趴,還砸了「抗中保台」的招牌,然後由羞而憤。


日媒,從左到右,立場不分自由派與保守派,羞憤之情可謂溢於言表,羞台獨的不給力,猶如羞自己的親兄弟不爭氣。


日籍時評人本田善彥在亞洲週刊的一篇文章指出,日媒清一色偏綠,對於大罷免的難堪,本想淡化事態,當作沒發生,甚至偽裝中立。不過,在他這篇文章發表後,讀賣,產經,朝日,都相繼發表「不信賴」的尖銳評論,好似樹倒猢猻散。


選民給出的答案是,台灣「不姓賴」,日本可能一時還接受不了,但估計很快就會適應,政治講究實力,這對內閣制國家來說尤其是真理。未來,東京會回到「藍綠色」立場,以免被賴拖累。


美媒,受綠營的影響,幾乎都帶著「親中」濾鏡看大罷免,自然也對結果感到震驚,除了產生與日媒類似的羞憤感,還因為台美之間的諸多大買賣,與台獨是否能掌控政局直接相關,而多了一份焦慮感。


在難堪時刻,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接連發表兩篇文章數落賴政府,並指點江山,就格外引人矚目。


這兩篇文章分別是「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台灣該做什麼」。前一篇痛批賴政府的國安團隊「姓拜」不「姓川」,後一篇索性要求台灣「重新定義自己」,簡直就是要求賴清德重新做人了。


惠頓抱怨賴清德仍未擺脫蔡英文的跪美模式,致使現在雖跪姿端正,但跪錯方向,選錯遊說團體。這話意味著惠頓可能只想做遊說生意,不了解蔡賴矛盾。事實上,蔡賴鬥爭至今尚未停歇。


賴清德之所以未受川普青睞,完全是因為中美大交易正在進行中,「筆尖」不能壞了「桌面」,如此而已。


綠營內部的鬥爭,在大罷免前就已如火如荼展開,從內部鬥爭的角度看,大罷免意在鞏固賴清德權力,不是只鬥爭國民黨,更有鬥爭黨內「非賴」陣營的目的。由此,大罷免的完敗,讓本來就難以壓抑的內鬥更爲棘手,賴清德也算應有此報。


王世堅呼籲停止罷免,被攻擊是「背骨堅」;林濁水,游盈隆之流,想打罷免失敗之戰犯,不得要領,也不被當成一回事,因為老綠男情緒發洩完了,反正會乖乖回巢。這些只算是小打小鬧。


真正攸關利益的是,台南陳亭妃,高雄林岱樺,這被賴系視為在地方選舉上必須被剿滅的「內賊」。此外,被養大的罷團,已經成了尾大不掉的禍端,如果823罷免嘎然停止,罷團會憤而推出選舉名單,甚至組黨反噬民進黨。


好笑的是,罷團內部也鬥了起來,八炯與閩南狼互撕,令人絕倒,而這恐怕也與未來的地方選舉卡位脫不了干係。


敗得愈慘,愈需要團結,然而,明知823也是火坑,但賴清德怕內鬥失控,無法不往下跳,這就使得「團結」缺乏邏輯合理性。


要團結罷團,就要跳火坑;要團結非賴派系,就要犧牲子弟兵,還是個火坑;要團結在野黨,敗兵之將只有求饒一條路,驕傲的賴清德也幹不來;要團結日本,至少也得在823給出完勝的成績單,而這不可能;要團結美國,更是異想天開,除非中美談判談崩了,否則賴清德就算找惠頓做公關也沒門兒。


外部天崩,內部地裂,在一場大戰中落敗,下場就是這麼慘。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昔有「雲豹車勘災」 今有「動物園餵食」


【雁默專欄】范雲向美國說明 如何做一個「假人權份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