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疫情燒向全球 疾管署警示:9國旅遊風險升級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全球屈公病疫情急速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疾管署今(23)日宣布,已針對中國廣東、美洲及亞洲、非洲多國的疫情風險評估,對9個國家或地區發布第一級或第二級旅遊疫情建議。儘管美洲疫情最為嚴峻,但我國鄰近的中國廣東、印尼與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傳播,疾管署除加強機場檢疫措施,也呼籲民眾出國期間務必落實防蚊措施,返台後如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



屈公病疫情燒向全球 疾管署警示:9國旅遊風險升級


示意圖/全球屈公病疫情急速擴散,呼籲民眾出國期間務必落實防蚊措施,返台後如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擷取自 freepik)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025年7月22日,全球屈公病通報病例已突破25萬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日前呼籲各國加強防疫應對。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美洲地區疫情最為嚴重,病例集中在巴西、玻利維亞、阿根廷等國;印度洋的法屬留尼旺島、馬約特島及模里西斯也出現快速擴散趨勢。亞洲部分,印度病例已超過3萬例,而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更爆出逾2,600例本土個案,還有病例移入至澳門等地,多省已陸續發布警示通知。


為防堵境外疫情輸入,疾管署已針對來自流行地區的旅客加強機場衛教與檢疫,包括發燒篩檢、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評估、採檢、提供防蚊液等服務,並於各大港埠擴大宣導防疫措施。若發現疑似個案,將啟動追蹤與地方防治應變作為。


針對旅遊建議等級,疾管署此次將以下9國或地區列入警示名單:




  • 第二級「警示」(加強防護措施):巴西、法屬留尼旺島。




  • 第一級「注意」(落實基本預防原則):中國廣東省、印度、印尼、菲律賓、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台灣本土目前並無本地感染案例,但境外移入數持續攀升,截至7月22日共通報15例,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2020至2024年間同期僅0至5例),其中以印尼(13例)為主,另有來自菲律賓與斯里蘭卡的個案。


屈公病與登革熱同樣經由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傳播,潛伏期約為2至12天。典型症狀包括:突發高燒、手腳關節疼痛、頭痛、肌肉痛、皮疹、噁心嘔吐與疲倦感,部分患者可能持續數週出現關節腫痛,嚴重時甚至影響行動能力。羅一鈞提醒,相較登革熱,屈公病較少引發重症或死亡,但若新生兒、65歲以上長者或患有慢性病者感染,仍可能出現併發症。



屈公病疫情燒向全球 疾管署警示:9國旅遊風險升級
圖/屈公病與登革熱同樣經由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傳播,潛伏期約為2至12天。(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呼籲,計畫前往上述流行地區的民眾,應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使用經核可含有DEET、Picaridin或IR3535成分的防蚊液進行防護。返台後如出現發燒、肌肉與關節痛、眼窩痛等症狀,務必主動告知醫師自身旅遊史,以利及早診斷與通報。


更多引新聞報導
吳姍儒「踩劉宇寧照片」片段瘋傳!微博炸鍋怒火難平
大谷翔平連4戰開轟創紀錄!道奇牛棚失守 山本由伸無關勝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