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踏秋去/丁鑫

丁鑫
在屋裏悶得久了,心裏難免就長了草,總想著出去走一走。
看看窗外,今天天兒還不錯。說走就走,踏秋去!麻利地換上了出門的衣服,取了掛在門口的自行車鑰匙,便匆匆地下樓了。
很多人都知道“踏春”,你聽說過“踏秋”嗎?踏秋的人很少,聽說過踏秋的人就更少了。而且,人家踏春,都是腳踏草地,手牽鮮花;我卻要騎著自行車,不是在“踏”,而是在 “騎”,顯得不倫不類的。心裏又一想,自己喜歡就行,不管那麼多了。
近一個月,太陽都是天上的稀客,生疏得這幾天我好像都不認識它了。今天還行,自己偷偷摸摸地掛在空中,懶洋洋地發著淡淡的光;我也就是沖著這個,才出的門。室外的太陽看起來好一些,比從屋裏透過窗戶看到得更明亮,感覺距離更近了,看得更清楚了,光線不冷也不熱,暖和的,也更甜蜜。這才是秋天該有的樣子,一半是寒涼,另一半卻暖和著!想一想,這秋天也是兩面派啊。
其實,作為一個北方人,對於秋天的脾氣和性格早習以為常了。但是,今年的秋天,稍顯不尋常。從八月中秋節開始,連續二十幾日的陰雨,之後就是曠日持久的陰霾、大霧——面對面看不見人的那種。我都懷疑,是不是天上真的有天狗,一口把太陽給吞了?氣溫直線下降,先是穿上了秋衣秋褲,不行;繼而加上了棉衣棉褲,管點用;真想著一整天地躲在被窩裏“貓秋”。東北有“貓冬”的說法,這裏暫且借鑒一下。
手機彈出新聞說,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今年的冬季供暖可能會提前,想到了去年這些奸商們的所作所為,權當做是耳旁風吧。不過,昨天去理髮館的時候,店老闆也提到了這件事,可能不是謠傳,希望能夠儘快落實吧。
然而,今天的太陽卻是讓我吃驚的,雖不及夏日的烈焰,更像是春暉的嬌媚,也柔軟一些,掛在天空只半天的時間,氣溫就漸漸地升高了。左不來右不來,偏偏馬上要供暖了,它就出來了,目的不會是為了把提前供暖的事情給搞黃了吧?難免讓人不生疑。白居易的《賣炭翁》裏寫到了一句“心憂炭賤願天寒”,好像寫的就是我的心情。
心中的忐忑也不能解決問題,不過也好,正好趁著好天氣,去踏秋吧!
把車子推出冰涼的鐵柵欄門,雙腳登上去,沿著馬路邊緣,一路緩緩騎行,就像一葉小舟順著淺淺窄窄的河道肆意的漂流。迎面來的風,確實不如前天的冷了,裸露的手指甚至感覺有一絲絲的溫暖,恍惚中好像有一種錯覺,“吹面不寒楊柳風”?肯定是錯覺了,現在是秋天啊,看看路邊漏出的枯草根就知道了。
由於風的緣故——路,被吹得很乾淨;黃葉呢?幾乎不可見了,真是有一點大煞風景。我特別喜歡那種感覺——秋風蕭瑟,小雨淅瀝,腳下是黃葉,厚厚地看不見地面,像鋪了一層地毯;遠處是煙霧迷蒙,曲徑通幽一眼也望不到邊。哎!讓我這個想找落葉來踏秋的人,失望了。
惆悵中,環顧四周,上下張望。地上,黃葉是沒有希望了;半空中,每棵樹卻都掛起了多色的雲彩!一排排,一層層,像層巒疊嶂的山峰,錯落有致,萬紫千紅。原來,我要“踏”的秋,竟還掛在半空中!有一段路,頭頂被左右兩排法國梧桐遮住了,只能從頂上透進斑駁的光影,整個路面,紅黃交錯,明暗斑斕,就像行走在無比瑰麗的穹頂之下,進行一場奇幻之旅!需要具備怎樣的才能和審美,方可創造出如此的作品?我不知道。如果說,二月的春風似剪刀,裁剪出了綠葉;那麼,現在的綠樹就是被秋天給披上了多姿多彩的華服!而且量身定制,每棵樹都不一樣,又都是那麼的隨心所欲,渾然天成!
秋不與春爭豔,卻擁有更博大的胸懷。春天就像一個小姑娘,花枝招展,生機盎然;而秋天是母親,是在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後,在時光流轉中成長,在風姿卓越中透露出成熟的韻味,不失少女之動感,更具婦人之豐美。
秋陽慵懶,風亦悠悠,前路漫漫,騎行緩緩。一條小河橫在眼前,依岸而闞,遠看河面靜如平湖,近看又見碧水粼粼。搖曳的柳樹,寥落的白雲,西斜的秋陽,橋上的行人,都在河水的倒影裏。倒影裏,難道是又一個秋色絢爛的世界?
前方,遠處的天空中飄起了幾只風箏,隱隱約約傳來兒童嬉笑的聲音;路旁的海棠樹掛滿了果子,像一串串紅色的瑪瑙;太陽好像又暖和了些,踏秋的人多了起來……
想起了劉禹錫的一句詩,“我言秋日勝春朝”,確實如此。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