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云航警83 / 25」:例行實彈訓練,不是對任何政治言論的回應/魯云湘

黃海「云航警83 / 25」:例行實彈訓練,不是對任何政治言論的回應/魯云湘

魯云湘(戰略智庫研究員)

近日中國大陸海事局發布「云航警83 / 25」(見圖),宣布自2025年11月17日至19日,在黃海中部指定海域進行全日實彈射擊(每日 00:00 至 24:00 ),並要求船舶不得進入相關範圍。該海域以五點( 34°08’00″N 120°18’00″E 等)連線形成,位於江蘇鹽城外海。

由於公告時間點,恰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女士,於2025年11月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表示,若中國大陸對臺灣採取武力行動(如海上封鎖),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即俗稱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部分網路言論及媒體遂將兩者連結,認為此為北京的軍事「警告」,中國大陸媒體多採事實報導方式呈現訓練細節;臺灣及部分國際媒體則偶有將其與高市發言連結,反映不同媒體環境下的觀點差異。

然而從航警制度、地理位置與軍事運作流程三方面檢視,這類說法並不成立。訓練於 11 月 17 日按計畫展開,截至目前仍無異常事件報告,媒體報導亦屬正常跟進,強化其例行性質。

首先,航行警告(Navigational Warning)屬國際通行制度,由中國大陸海事局(MSA)依《國際海上避碰規則》與國內《海上交通安全法》發布,其目的是確保商船在軍事活動或海事作業期間的航行安全。「云航警」是鹽城海事局的例行代碼,「83 / 25」則僅為年內編號,並非特殊政治訊號。依過往公開資料,中國大陸北海艦隊、海警及岸防部隊,每年在黃海沿岸進行數十次類似砲擊或飛彈試射,因此此類航警屬常態性、可預期的軍事訓練通報。雖然部分報導強調此次為「連續三天全天射擊」,並稱其創下記錄,但這與年度訓練強度變動相符,並非前所未有。

其次,從地理位置判斷,這次靶區位於江蘇鹽城外海的黃海中部,距日本最近的長崎縣仍超過 700 公里,與釣魚台海域、宮古海峽、東海中日防空識別區等敏感海空域毫無關聯。若北京意在對日本傳遞軍事訊號,通常會選擇東海、舟山附近或宮古 – 巴士海峽方向,而非在自身沿岸的常用訓練場域進行低強度砲擊科目。社群媒體上亦有零星轉發將兩者連結,但多屬低關注度內容,未見形成主流論述。

最後,軍事演訓並非隨政治言論即時調整的行動。海軍實彈射擊需要提前申請海域、劃定靶區、協調海事與民航單位等多項程序,並向海事機構發布海事公告(Notice to Mariners, NOTMAR)。此外,從目前公開資料顯示,本次訓練尚未發布飛航公告(Notice to Airmen, NOTAM),若後續出現,亦將作為交叉確認訓練範圍與安全機制的補充資訊。此類程序皆需提前規畫,通常需數日乃至一至兩週,不可能因政治言論而臨時調整。而該訓練仍按計畫進行,無臨時變更跡象,進一步佐證其預定性質。

綜上所述,「云航警83 / 25」更可能是北海艦隊,依年度計畫安排的例行火砲或小型飛彈科目,目的在於維持沿岸部隊與艦艇的基礎射擊能力,而非針對特定國家或政治人物的示威行動。將常態性的航警過度政治化,忽略軍事訓練的規律性與海事制度的技術性,反而容易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在區域安全議題上,較適當的判讀方式應回到制度、時序與地理等可查證的事實,而非以情緒性的政治連結作為出發點。(照片翻攝畫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