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中醫示警:留意1部位保暖

「寒露」到!中醫示警:留意1部位保暖
寒露為深秋節令,中醫師提醒要留意下肢保暖。(示意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寒露」為深秋的節令,而今年寒露為10月8日,中醫師提醒,此時會容易出現皮膚乾癢等秋燥症狀,且民眾可注意下肢保暖,避免寒氣入侵;飲食上可多選擇吃滋補的食物,如木耳、秋葵、水梨等,同時少食辛辣油炸食物,以避免身體燥熱。

中醫師林雅瑩指出,還沒進入寒冷的冬天前的日子,會是秋高氣爽,當秋天過了一半,體趕上則會出現不再酷熱,而是進入乾燥涼爽。

林雅瑩說,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變化大,較容易就受到風寒感冒;提醒幼童及老年人也要特別注意。中醫師指出,此時人們應注意下肢保暖,避免寒氣入侵。而飲食上可以多選擇吃滋補的食物,如木耳、秋葵、水梨等,同時少食辛辣油炸食物,以避免身體燥熱。

林雅瑩提到,飲食上可以適量食用些芝麻、核桃、銀耳、蓮藕、牛奶、百合等食品。

根據臨床統計,每年到了秋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求診人數普遍增加2至3成,林雅瑩表示,原因在於寒露後,氣溫降低、空氣更加乾燥,皮膚油脂分泌不足,容易使表皮肌膚屏障功能下降而導致乾癢、嚴重會紅腫發炎,部位多好發於手肘、膝蓋後方、小腿、臉及背部等處,普遍來說,患處會有發炎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搔抓到破皮流血。

異位性皮膚炎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皮膚病,在秋天燥氣極盛時相當容易被誘發。林雅瑩說明,以中醫觀點而言,若皮膚出現粗糙、搔癢等症狀,多半是體內衛氣或氣血不足導致,意即肺宣發肅降的功能無法正常運轉,所以出現了皮膚搔癢的症狀。

要解決皮膚乾癢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保濕,林雅瑩建議,可勤擦乳液,且在洗澡後馬上擦,若早上起床被吸收後可再補充。


「寒露」到!中醫示警:留意1部位保暖
中醫師提醒,皮膚乾癢可多補充蔬果。(示意圖/記者徐銘穗攝)

皮膚乾癢補充維生素C 中醫:可多吃蔬果

在皮膚乾癢的飲食調理上,林雅瑩則說,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群及膠質的食品,當季時材如胡蘿蔔、番茄、金針、棗子等新鮮蔬果;含大量膠質的木耳、海參、豬腳、豬頭皮、燕窩等;或是多吃魚肉及瘦肉等優質的動物蛋白質,都可以供給肌膚所需的養分,幫助預防及治療皮膚乾癢。

若要改善皮膚粗糙無光澤的問題,則可多吃一些滋陰養血、清熱去火的食物,如當季的竹筍、芥藍、甘藍、白菜等都是相當有幫助的。

林雅瑩提及,平日飲食可保持清淡,盡量選擇原型食物,不要吃太多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少吃過於刺激性或高油肥膩的食物,如油煎類、油炸類等的食品,或是蔥、薑、蒜、辣椒等較為辛辣燥熱的調味品,因這些食物都較易消耗體內的水分,使水分代謝失調,加重秋燥的症狀。



相關新聞


60歲婦「數錢數到媽媽手」!醫:5職業是高風險族群


假日急症中心將上路!輕症不衝醫學中心可省600元


男車禍「2天後才就醫」!X光一照肋骨斷4根 脾臟破裂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