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的故事 Naxos的音樂家們―現在的Naxos
如果說1978年西崎崇子與名古屋愛樂合作的梁祝協奏曲象徵著Naxos最早的成功....
那2009年贏得留聲機管弦樂類年度唱片殊榮,佩特連科(Vassily Petrenko)率領皇家利物浦愛樂(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灌錄的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曼弗雷德》交響曲(Manfred)便象徵著今日Naxos的茁壯與茂盛。然而,儘管Naxos仍盡力維持著過去不打廣告、不做宣傳的原則,在品牌本身的知名度日漸增長下,改變仍勢在必行。許多音樂家儼然已成為今日Naxos的面貌,在創造出Naxos的成功同時亦確立自己在古典音樂世界的重要性。他們有些以特定曲目的專家見長,但多數越來越接近一般人心中的明星模式,在Naxos這個注重曲目不得重複並以冷門作品為主的廠牌享有少見的自由。在這些名字日漸茁壯下,未來Naxos是否能在維持原先的大原則同時兼顧旗下音樂家的偏好,便留待時間說明了。
Naxos的專家們
英國音樂專家
Naxos在英國音樂這個領域雖然進入時間較晚,但在擁有第一流的音樂家下,現今的Naxos不僅擁有絕大多數19世紀後重要英國作曲家作品的頂尖版本,也持續發行錄音與演出皆屬優異的新唱片。扣除與英國樂團的緊密合作,Naxos旗下的指揮洛伊瓊斯(David Lloyd-Jones)、鋼琴家華斯(Ashley Wass)以及瑪吉尼弦樂四重奏(Maggini Quartet)皆以詮釋英國音樂的權威性聞名。洛伊瓊斯灌錄的巴克斯(Arnold Bax)交響曲與管弦樂作品集無論演出或錄音皆屬上乘,價格卻只要主要競爭對手,Chandos的韓德利(Vernon Handley)版一半不到;華斯已成為今日古典音樂世界裡英國鋼琴作品的代名詞,他的巴克斯交響變奏曲是去年最重要也最優秀的古典音樂唱片之一;瑪吉尼弦樂四重奏先前曾因與音樂英國皇室作曲家麥斯威爾.戴維斯爵士(Sir Peter Maxwell Davies)合作為Naxos錄製一套稱為Naxos Quartet的廠牌專屬作品而轟動一時,其演出的佛漢威廉士弦樂四重奏與五重奏更是筆者從以前到現在最鍾愛的唱片之一。
美國音樂專家
在美國作曲家這個區塊,Naxos其實很少本身專屬於廠牌旗下的音樂家,主要以各方優異詮釋者來建立完整的作曲家群像。許多著名美國音樂家如斯拉金(Leonard Slatkin)等雖與Naxos有著頻繁且良好的合作,但本身的唱片亦可在其他唱片公司尋得,不算是真正能代表Naxos在特定領域成就的面貌;而如艾索普等音樂家雖以美國音樂詮釋聞名,但近年也逐漸向外拓展曲目,至今仍專注於美國音樂的並不多見。其中,指揮家賽瑞伯(José Serebrier)應算是Naxos在詮釋美國作品上的代表人物。他曾隨史托可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學指揮與作曲,自己本身也是個頗受肯定的作曲家,演出時往往能捕捉到作品特質,如他為Naxos灌錄的一系列羅倫(Ned Rorem)作品,便是亦獲得作曲家本身肯定的詮釋。另外,連鎖室內合奏團(Continuum)是當今演奏美國現代作曲家最重要的團體。他們的編制會隨演出作品調整(從2人到20人都有可能),但始終專注於為美國作曲家服務的使命,不僅應許多作曲家之約首演了無數作品,也持續不斷的在把這些相對冷門的作品推廣給普羅大眾。他們所策劃的南卡洛(Conlon Nancarrow)作品集在短短80分鐘內以第一流演出涵蓋了這位作曲家的各種面向,是相當偉大的成就。
北歐與南美洲音樂
從恩格賽(Bjarte Engeset)雕琢出的寒冷北方冰原,到班朵(Gisele Ben-Dor)鋪陳下的酷熱南美曠野,Naxos同時擁有兩位能在音樂中精確刻畫出風土民情的指揮。恩格賽本身畢業於北歐著名的西貝流士音樂院(Sibelius Academy)。在他的詮釋下,葛利格或提威特(Geirr Tveitt)作品裡的獨特旋律性顯得自然而流暢,充滿著迷人的歌唱性;而一如恩格賽對北歐音樂的專注,烏拉圭裔的班朵始終以推廣南美洲音樂為己任。比起近年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的拉丁美洲指揮如杜達美(Gustavo Dudamel)、艾斯特拉達(Andres Orozco-Estrada)等人,班朵的唱片曲目幾乎完全聚焦於南美洲作曲家,特別是在詮釋阿根廷的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或墨西哥雷維爾塔斯(Silvestre Revueltas)上擁有無庸置疑的大師地位。聽聽班朵詮釋希那斯特拉的《拉丁美洲牧場》芭蕾舞曲(Estancia),這套作品鮮少有如此強烈的氣氛與韻律感,顯得如此不容挑戰。
荀伯格、史特拉汶斯基與勞伯.克拉夫特
勞伯.克拉夫特(Robert Craft)被許多人視為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精神延續。自1948年起直至作曲家1971年的過世,勞伯.克拉夫特從史特拉汶斯基的助手逐漸成為他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伙伴、樂評以及追隨者,並在作曲家死後持續出版相關文獻,以及錄製他的管弦樂作品全集。今日Naxos不僅將克拉夫特將過去的唱片版權買下,同時亦支持他繼續留下史特拉汶斯基的新錄音。對當今的史特拉汶斯基音樂愛好者,克拉夫特的詮釋象徵著一個可以連接古今的橋樑,具有極高的意義。除此之外,克拉夫特亦與20世紀現代音樂最重要的影響者之一,第二維也納學派創始人荀伯格(Arnold Schönberg)生前有著密切來往,並持續進行其管弦樂作品的全本灌錄工作。當聆聽克拉夫特指揮史特拉汶斯基包含《阿波羅》(Apollon Musagete)、《奧菲歐》(Orpheus)與《阿貢》(Agon)等三首芭蕾的唱片,精準無比的聲部、獨特的韻律加上唱片背後的歷史,在在皆讓人下意識地正襟危坐,專注聆聽。
(全文詳見《MUZIK古典樂刊》第50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
那2009年贏得留聲機管弦樂類年度唱片殊榮,佩特連科(Vassily Petrenko)率領皇家利物浦愛樂(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灌錄的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曼弗雷德》交響曲(Manfred)便象徵著今日Naxos的茁壯與茂盛。然而,儘管Naxos仍盡力維持著過去不打廣告、不做宣傳的原則,在品牌本身的知名度日漸增長下,改變仍勢在必行。許多音樂家儼然已成為今日Naxos的面貌,在創造出Naxos的成功同時亦確立自己在古典音樂世界的重要性。他們有些以特定曲目的專家見長,但多數越來越接近一般人心中的明星模式,在Naxos這個注重曲目不得重複並以冷門作品為主的廠牌享有少見的自由。在這些名字日漸茁壯下,未來Naxos是否能在維持原先的大原則同時兼顧旗下音樂家的偏好,便留待時間說明了。
Naxos的專家們
英國音樂專家
Naxos在英國音樂這個領域雖然進入時間較晚,但在擁有第一流的音樂家下,現今的Naxos不僅擁有絕大多數19世紀後重要英國作曲家作品的頂尖版本,也持續發行錄音與演出皆屬優異的新唱片。扣除與英國樂團的緊密合作,Naxos旗下的指揮洛伊瓊斯(David Lloyd-Jones)、鋼琴家華斯(Ashley Wass)以及瑪吉尼弦樂四重奏(Maggini Quartet)皆以詮釋英國音樂的權威性聞名。洛伊瓊斯灌錄的巴克斯(Arnold Bax)交響曲與管弦樂作品集無論演出或錄音皆屬上乘,價格卻只要主要競爭對手,Chandos的韓德利(Vernon Handley)版一半不到;華斯已成為今日古典音樂世界裡英國鋼琴作品的代名詞,他的巴克斯交響變奏曲是去年最重要也最優秀的古典音樂唱片之一;瑪吉尼弦樂四重奏先前曾因與音樂英國皇室作曲家麥斯威爾.戴維斯爵士(Sir Peter Maxwell Davies)合作為Naxos錄製一套稱為Naxos Quartet的廠牌專屬作品而轟動一時,其演出的佛漢威廉士弦樂四重奏與五重奏更是筆者從以前到現在最鍾愛的唱片之一。
美國音樂專家
在美國作曲家這個區塊,Naxos其實很少本身專屬於廠牌旗下的音樂家,主要以各方優異詮釋者來建立完整的作曲家群像。許多著名美國音樂家如斯拉金(Leonard Slatkin)等雖與Naxos有著頻繁且良好的合作,但本身的唱片亦可在其他唱片公司尋得,不算是真正能代表Naxos在特定領域成就的面貌;而如艾索普等音樂家雖以美國音樂詮釋聞名,但近年也逐漸向外拓展曲目,至今仍專注於美國音樂的並不多見。其中,指揮家賽瑞伯(José Serebrier)應算是Naxos在詮釋美國作品上的代表人物。他曾隨史托可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學指揮與作曲,自己本身也是個頗受肯定的作曲家,演出時往往能捕捉到作品特質,如他為Naxos灌錄的一系列羅倫(Ned Rorem)作品,便是亦獲得作曲家本身肯定的詮釋。另外,連鎖室內合奏團(Continuum)是當今演奏美國現代作曲家最重要的團體。他們的編制會隨演出作品調整(從2人到20人都有可能),但始終專注於為美國作曲家服務的使命,不僅應許多作曲家之約首演了無數作品,也持續不斷的在把這些相對冷門的作品推廣給普羅大眾。他們所策劃的南卡洛(Conlon Nancarrow)作品集在短短80分鐘內以第一流演出涵蓋了這位作曲家的各種面向,是相當偉大的成就。
北歐與南美洲音樂
從恩格賽(Bjarte Engeset)雕琢出的寒冷北方冰原,到班朵(Gisele Ben-Dor)鋪陳下的酷熱南美曠野,Naxos同時擁有兩位能在音樂中精確刻畫出風土民情的指揮。恩格賽本身畢業於北歐著名的西貝流士音樂院(Sibelius Academy)。在他的詮釋下,葛利格或提威特(Geirr Tveitt)作品裡的獨特旋律性顯得自然而流暢,充滿著迷人的歌唱性;而一如恩格賽對北歐音樂的專注,烏拉圭裔的班朵始終以推廣南美洲音樂為己任。比起近年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的拉丁美洲指揮如杜達美(Gustavo Dudamel)、艾斯特拉達(Andres Orozco-Estrada)等人,班朵的唱片曲目幾乎完全聚焦於南美洲作曲家,特別是在詮釋阿根廷的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或墨西哥雷維爾塔斯(Silvestre Revueltas)上擁有無庸置疑的大師地位。聽聽班朵詮釋希那斯特拉的《拉丁美洲牧場》芭蕾舞曲(Estancia),這套作品鮮少有如此強烈的氣氛與韻律感,顯得如此不容挑戰。
荀伯格、史特拉汶斯基與勞伯.克拉夫特
勞伯.克拉夫特(Robert Craft)被許多人視為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精神延續。自1948年起直至作曲家1971年的過世,勞伯.克拉夫特從史特拉汶斯基的助手逐漸成為他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伙伴、樂評以及追隨者,並在作曲家死後持續出版相關文獻,以及錄製他的管弦樂作品全集。今日Naxos不僅將克拉夫特將過去的唱片版權買下,同時亦支持他繼續留下史特拉汶斯基的新錄音。對當今的史特拉汶斯基音樂愛好者,克拉夫特的詮釋象徵著一個可以連接古今的橋樑,具有極高的意義。除此之外,克拉夫特亦與20世紀現代音樂最重要的影響者之一,第二維也納學派創始人荀伯格(Arnold Schönberg)生前有著密切來往,並持續進行其管弦樂作品的全本灌錄工作。當聆聽克拉夫特指揮史特拉汶斯基包含《阿波羅》(Apollon Musagete)、《奧菲歐》(Orpheus)與《阿貢》(Agon)等三首芭蕾的唱片,精準無比的聲部、獨特的韻律加上唱片背後的歷史,在在皆讓人下意識地正襟危坐,專注聆聽。
(全文詳見《MUZIK古典樂刊》第50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