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音響-高解析度來勢洶洶,還要買CD嗎?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著名開場白:「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非常完美的契合了現今音響的發展。一方面廠商們突破CD的44.1kHz取樣限制,推出高至192kHz的音樂軟體在網站上下載販售;另一方面,以Apple iTunes Music Store為主的線上音樂販售廠商大行其道,也擺明了普羅大眾其實連CD的解析度都不需要,高度壓縮的AAC或MP3檔案已經足矣!身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我們該怎麼看待解析度這回事?CD是不是寶刀已老,該被淘汰了?
解析度戰爭早就開始
其實解析度的戰爭並非現在才開始。早在千禧年前,SACD與DVD-Audio的推出,就已經告訴音響迷:CD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雖然有Sony、Panasonic等國際大廠大力推廣,但是不到幾年的時間,兩種高解析度規格卻已經不再是廠商推廣的重點,現在只剩下一些標榜發燒錄音的唱片廠商,還零星的推出這些高解析度規格的軟體。很諷刺的,在兩種規格都已經式微後,線上的壓縮音樂販售也宣告起飛。看倌們評評理,解析度這規格,真的是重點嗎?
我們不妨以影像來看看解析度的發展,這種現象就清楚多了。在DVD推出後,影像正式進入數位年代。到前幾年藍光與HD-DVD開始,影像也開始高解析度的戰爭,解像度由520條掃瞄線一舉提昇至1080條。目前藍光已經確定是高解析度影像的唯一標準,但是在合法的一端,Apple iTunes Music Store推出720P高解析度的影片下載租售服務;在非法的一端,則高解析度、低解析度的影片下載大行其道。只要花上一點時間,有人可以下載到1080P高解像度的影像檔案,也有人會下載到高壓縮、低解析度的RMVB格式檔案,平均一部電影只需要400多MB。400多MB的檔案是小於一張CD的容量,也就是說,許多人會下載低於早年VCD的畫質的影片來欣賞!
高解析度只是規格
但是,不需要什麼一百吋投影銀幕加上高階投影機,只要在32吋電視上播放,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類影像檔案的解析度奇差無比,聲音更不必說。就連當年的VHS錄影帶,畫質都可以輕易勝過這些下載的檔案。會有人下載低解析度的檔案,說穿了只是為了「看電影」,他們要的是內容,而不是要影音品質。這也說明了iTunes Music Store的成功:對於不在乎品質的人來說,取得軟體的便利性才是真正的關鍵。
好吧,讓我們先撇開「收藏內容」的大議題不管,就純粹的以「重播品質」來看待這件事情。我自己是從影碟(LD)時代就開始收藏影音軟體的狂熱者,在經歷了LD、DVD、BD的世代交替後,我的心得是:規格上的高解析度不一定代表有更好的畫質。1080P的BD軟體,有時候看起來與DVD也相差不大。
這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要看的是:當年拍攝的品質如何?某些電影或是演唱會記錄,在拍攝時就用片幅較小、解析度較低的影片,不管轉成什麼高解析度的規格,都無法挽救低解析度畫面的殘酷現實。即使是近代的電影,在轉換時沒有認真的處理,也容易得到一個看來其實是低解析度的1080P「高解析度影片」。相反地,某些DVD在轉換、壓縮時認真對待,已經可以看到相當美妙的畫質。例如近期許多音樂片DVD是由高解析度攝影機拍攝,降轉為DVD,看起來仍然是相當清晰活生。
早期數位錄音並不差
另外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當屬數位相機。早年的消費型數位單眼相機多為六百萬畫素解析度。現在很多高階手機的相機解析度都已經是八百萬、一千萬畫素,但是你拿這些手機拍攝的相片與當年的六百萬畫素單眼相機一比,你會發現六百萬畫素拍出來的照片,畫面中的細節通常是比較多的!因此,「解析度」這個規格絕對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思,越高就是越好。在音響上,這樣的道理完全相通。
許多早年的數位錄音,取樣頻率可能僅在50kHz或是48kHz,也只有12或是14位元,規格比起CD還要差。但是,當年錄製的音樂,在現在聽來有輸給用高取樣率、高位元規格錄製的音樂嗎?完全不會。很多時候,用現代高規格器材錄出來的音樂,不管轉錄成CD或是用原始規格的檔案聆聽,聽起來都不如這些早年的數位錄音。當然我們也不該否認,素質好的影像或是相片,經過正確的轉換後,在真正高解析度的環境下觀賞時,可以獲得非常優異的效果。同樣的,原本錄音品質很好的音樂,在經過正確的處理後,在一套真正高解析度的音響系統下,絕對可以聽到更好的重播品質。問題是:CD的規格到底是不是真的「解析度不足」?就我的經驗,大多數的音響系統,都還未能把CD中真正的音樂訊息傳遞出來。在這樣的狀況下,追求高解析度聲音檔案的重播,又有何意義呢?我相信這也是為何SACD與DVD-Audio最終沒能取代CD,因為能夠聽得出來這兩種規格解析度提昇的好處的音響系統,實在是太少了。
安心買CD吧
音響解析度的混戰絕對是剛開始而已。我給各位愛樂者的建議是:高取樣率、高解析度的數字看看即可,因為它與真正聲音品質的關連性並不大。在一套好的音響系統上實際試聽,才是判定一台數位器材優秀與否的真正方法。至於你喜愛的音樂買不到高解析度檔案,是不是應該等下去?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生苦短,有好的音樂在面前,不買CD回家欣賞是多可惜的事情?更何況,如同我前面所述,高解析度的音樂會不會比CD好?如果是,你是否真聽得出來?在這麼多不確定因素下,我認為「買CD」還是一件讓我感覺相當安穩的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MUZIK古典樂刊》2011 No.55七月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
解析度戰爭早就開始
其實解析度的戰爭並非現在才開始。早在千禧年前,SACD與DVD-Audio的推出,就已經告訴音響迷:CD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雖然有Sony、Panasonic等國際大廠大力推廣,但是不到幾年的時間,兩種高解析度規格卻已經不再是廠商推廣的重點,現在只剩下一些標榜發燒錄音的唱片廠商,還零星的推出這些高解析度規格的軟體。很諷刺的,在兩種規格都已經式微後,線上的壓縮音樂販售也宣告起飛。看倌們評評理,解析度這規格,真的是重點嗎?
我們不妨以影像來看看解析度的發展,這種現象就清楚多了。在DVD推出後,影像正式進入數位年代。到前幾年藍光與HD-DVD開始,影像也開始高解析度的戰爭,解像度由520條掃瞄線一舉提昇至1080條。目前藍光已經確定是高解析度影像的唯一標準,但是在合法的一端,Apple iTunes Music Store推出720P高解析度的影片下載租售服務;在非法的一端,則高解析度、低解析度的影片下載大行其道。只要花上一點時間,有人可以下載到1080P高解像度的影像檔案,也有人會下載到高壓縮、低解析度的RMVB格式檔案,平均一部電影只需要400多MB。400多MB的檔案是小於一張CD的容量,也就是說,許多人會下載低於早年VCD的畫質的影片來欣賞!
高解析度只是規格
但是,不需要什麼一百吋投影銀幕加上高階投影機,只要在32吋電視上播放,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類影像檔案的解析度奇差無比,聲音更不必說。就連當年的VHS錄影帶,畫質都可以輕易勝過這些下載的檔案。會有人下載低解析度的檔案,說穿了只是為了「看電影」,他們要的是內容,而不是要影音品質。這也說明了iTunes Music Store的成功:對於不在乎品質的人來說,取得軟體的便利性才是真正的關鍵。
好吧,讓我們先撇開「收藏內容」的大議題不管,就純粹的以「重播品質」來看待這件事情。我自己是從影碟(LD)時代就開始收藏影音軟體的狂熱者,在經歷了LD、DVD、BD的世代交替後,我的心得是:規格上的高解析度不一定代表有更好的畫質。1080P的BD軟體,有時候看起來與DVD也相差不大。
這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要看的是:當年拍攝的品質如何?某些電影或是演唱會記錄,在拍攝時就用片幅較小、解析度較低的影片,不管轉成什麼高解析度的規格,都無法挽救低解析度畫面的殘酷現實。即使是近代的電影,在轉換時沒有認真的處理,也容易得到一個看來其實是低解析度的1080P「高解析度影片」。相反地,某些DVD在轉換、壓縮時認真對待,已經可以看到相當美妙的畫質。例如近期許多音樂片DVD是由高解析度攝影機拍攝,降轉為DVD,看起來仍然是相當清晰活生。
早期數位錄音並不差
另外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當屬數位相機。早年的消費型數位單眼相機多為六百萬畫素解析度。現在很多高階手機的相機解析度都已經是八百萬、一千萬畫素,但是你拿這些手機拍攝的相片與當年的六百萬畫素單眼相機一比,你會發現六百萬畫素拍出來的照片,畫面中的細節通常是比較多的!因此,「解析度」這個規格絕對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思,越高就是越好。在音響上,這樣的道理完全相通。
許多早年的數位錄音,取樣頻率可能僅在50kHz或是48kHz,也只有12或是14位元,規格比起CD還要差。但是,當年錄製的音樂,在現在聽來有輸給用高取樣率、高位元規格錄製的音樂嗎?完全不會。很多時候,用現代高規格器材錄出來的音樂,不管轉錄成CD或是用原始規格的檔案聆聽,聽起來都不如這些早年的數位錄音。當然我們也不該否認,素質好的影像或是相片,經過正確的轉換後,在真正高解析度的環境下觀賞時,可以獲得非常優異的效果。同樣的,原本錄音品質很好的音樂,在經過正確的處理後,在一套真正高解析度的音響系統下,絕對可以聽到更好的重播品質。問題是:CD的規格到底是不是真的「解析度不足」?就我的經驗,大多數的音響系統,都還未能把CD中真正的音樂訊息傳遞出來。在這樣的狀況下,追求高解析度聲音檔案的重播,又有何意義呢?我相信這也是為何SACD與DVD-Audio最終沒能取代CD,因為能夠聽得出來這兩種規格解析度提昇的好處的音響系統,實在是太少了。
安心買CD吧
音響解析度的混戰絕對是剛開始而已。我給各位愛樂者的建議是:高取樣率、高解析度的數字看看即可,因為它與真正聲音品質的關連性並不大。在一套好的音響系統上實際試聽,才是判定一台數位器材優秀與否的真正方法。至於你喜愛的音樂買不到高解析度檔案,是不是應該等下去?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生苦短,有好的音樂在面前,不買CD回家欣賞是多可惜的事情?更何況,如同我前面所述,高解析度的音樂會不會比CD好?如果是,你是否真聽得出來?在這麼多不確定因素下,我認為「買CD」還是一件讓我感覺相當安穩的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MUZIK古典樂刊》2011 No.55七月號)
MUZIK古典樂刊服務專線 02-25775860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