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書畫精品特展

無數的練習、每分每秒的專注、傾盡熱血與夢想!動態的體育競技如是,靜態的書畫藝術更如是。9月上旬,中國大陸的第12屆全國運動會於瀋陽展開為期兩週的賽事,並於9月13日圓滿落幕,而遼寧省文化廳為了迎接全運會推出的系列文化活動之一:遼寧省博物館「翰墨擷英—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書畫精品特展」,熱力還在蔓延。

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書畫精品特展

東晉〈曹娥誄辭〉成於晉穆帝昇平二年(358),體現王羲之變法前結字較扁、帶有隸意的書風,其上留有大量的晉唐人觀款、宋元名家題跋,更有多方清宮鑑藏印,流傳有緒。

溥儀、小白樓、東北貨,幾個關鍵字勾勒出民初清宮收藏遭末代皇帝溥儀盜賣而散佚的輪廓。清宮散佚書畫正是「翰墨擷英」特展的軸心,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的特色館藏。館方表示,此次展覽根據過往觀眾的回饋意見調整,盡力提供展件的相關訊息與闡釋,希望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愛好中國書畫。觀是展,特別難能之處在於完整呈現以往因為展覽空間限制而未展出的卷前引首、卷後題跋等,這樣的展出形式雖不免縮限展件數量,然其上的書跡、印鑑不乏名家手筆,除本身極具藝術價值外,還能提供豐富的訊息:展出的書畫在歲月流轉中經過了誰的手?曾經令誰興發了怎樣的感觸?進入清宮中被鈐蓋了那些藏印、存放在何方?如此更能體現清宮收藏的軌跡,加深對作品的認識。

特展分為兩期展出,前期推出14件書畫名跡,雖集中於唐、宋、元三朝,時代最早可溯及東晉。時代最早的為佚名〈曹娥誄辭〉,成於東晉穆帝昇平二年(358),為王羲之變法前結字較扁、帶有隸意的書風,其上留有大量的晉唐人觀款、宋元名家題跋,此外更有多方清宮鑑藏印,充分見到清宮收藏恢弘的一面;而東晉天才畫家顧愷之據曹植與洛神的悲傷戀歌繪成的〈洛神賦圖〉,原作已不存,據學者陳葆真指出,此次展出的遼博藏本雖為南宋摹本,卻是存世摹本中最忠實地保留了原作面貌者。藉由一書一畫,得以管窺晉人風采,而唐、宋、元書畫亦皆為一時之選,包括歐陽詢〈書仲尼夢奠帖〉、張旭〈古詩四帖〉、周昉〈簪花仕女圖〉、宋徽宗〈千字文〉、李成〈茂林遠岫圖〉、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等。前期將持續至10月13日,後期則以明清書畫名家佳作接力,由10月15日起展至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