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虎《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新書發表會

7月10日徐小虎新書《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發表會,當天讀者熱情響應,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

不論是當今藝術史學界的公案五代董源〈溪岸圖〉,還是如北京故宮藏元代胡廷暉〈春山泛舟圖〉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藏傳宋代李唐〈晉文公復國圖〉等海內外博物館的絕妙名跡,又或者今年(2013)中國嘉德春拍甫拍出亮眼成績的清代龔賢〈別館高居圖〉,都指向王季遷,都出自他的收藏!

徐小虎《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新書發表會

徐小虎2003年至王季遷紐約家中拜壽,合影留念。

王季遷C. C. Wang(1907~2003),以20世紀偉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為人知悉,不僅如此,更是目光如炬的鑑賞家、寓成竹於胸的書畫家。王氏長於蘇州書香世家,從表舅顧麟士學習、拜吳湖帆為師,徜徉於書畫與鑑賞的海洋,後移居美國,獨特的生命經歷使他得以飽覽海內外名跡,培養出卓越的眼光。對於中國千年筆墨的奧祕,他說,「要了解中國繪畫,那麼就應該自己提筆來畫,這樣就能慢慢的體會筆墨的滋味與好壞。」徐小虎,深受美國班寧頓大學(Bennington Collage)做中學的薰陶,對中國藝術充滿熱情,思想活潑敢於發問,為王氏所說的「提筆來畫」深深打動,開啟了向他學習中國繪畫筆墨的因緣。1971年起,兩人展開長達八年的「徐問王答」,兩人的對話曾於1984~1985年間在《故宮文物月刊》連載,並重新整理集結為《畫語錄》出版。

新書發表會上,徐小虎與讀者分享,王氏比喻筆墨就像「歌劇」,重要的是聲音的特質(筆墨)而非劇情,內行人聽戲、外行人看戲。她回憶,當年王氏拿了明代沈周與清代黃慎的作品讓她辨別好壞,她卻只著眼畫的主題,這就是在「看戲」。「我現在會聽的不得了了!」她笑著說,「沈周的好筆墨讓人覺得很溫暖,相反地,黃慎的卻有如指甲在背上一抓,空空疼疼。」此外王氏本人也是好筆墨的實踐者,一生耕耘不輟,進行各種嘗試,精益求精。他所鍾愛的元代大畫家倪瓚,成為一生追求的課題。

常有人說筆墨的好壞,卻幾乎沒有人說何以為好、何以為壞,更遑論細細談論各個藝術家的筆墨特性。因此《畫語錄》一書尤顯珍貴,特別是在近代,中國藝術史可說是一門發軔於西方的學門,相對於由西方孕育出的風格分析成為顯學,中國固有的筆墨鑑賞成為另一條了解中國書畫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