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溪鎮 兩湖銜珠風情殊

東南臨固城湖,北倚石臼湖,兩湖之間仿佛銜著一個北寬南窄倒梯形狀的明珠,這就是南京市高淳區的淳溪鎮。這裡古名瀨水洲,宋代起叫高淳鎮,因當地民風淳樸、地勢高亢而得名。到了明弘治四年,設高淳縣,為區別縣鎮同名,便「以其位於淳溪河北岸高地」而改稱淳溪鎮。

──這個有著「江南聖地」之譽的古鎮,我以前還真的沒去過。其實它離南京市區不遠,自駕車去也就二小時左右,非去不可,到了地方就給我們準備好了雨簾,淅淅瀝瀝地忽然催開五顏六色的花摺傘,在青山綠水之間亮起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好在老天爺情緒調整得很快,不久就轉涕為笑了,陽光從雲朵的細縫處折射出七彩,燦爛如初,迫在眉睫的古鎮已然又變得眉清目秀了起來。

兩湖聖境

固城湖
提到固城湖,人們就自然會想到固城湖的大閘蟹,但要問起出處,可能固城湖比大閘蟹更加誘人,來到湖邊,只見水清玉澈,碧波蕩漾,湖岸風光旖旎,古花山、秀山、遊子山、禪林山,眾山疊翠。我們幾個一起泛舟湖上,水光瀲灩晴方好,湖天一色無纖塵。我們悠閒看著艄公緩緩搖櫓,聽著櫓拍打著水面發出的節奏之聲,仿佛在這遼闊豁達的世界裡只有我們一葉小舟。搖啊搖,搖到湖心深處,突然有人發問:為什麼這裡叫固城湖?導遊告訴給我們,這個湖名與歷史上的固城有關。

據說春秋時期,西元前五四一年,吳王餘祭在瀨水之濱建瀨渚邑,構築固城,土垣堅實,城牆高聳,壁壘森嚴,有所謂「固若金湯」之稱,這大概就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之一,據說比南京的石頭城還早二○八年。這裡地處樞紐,南北要津,歷來為吳楚必爭之地。西元前五三五年,楚靈王率萬眾之兵,勢如破竹,攻佔城池,霸為國疆。沒想到,進入楚平王時代,較之父輩有過之無不及,索性把固城辟為行都,大興土木,廣廈萬間,塗炭生靈,民不聊生,固城因此變成了「楚王城」。建城的時候,這裡並沒有湖水依偎,為及時運送兵糧,吳國大將軍伍子胥開挖了一條運河,從高淳開始,經過常州、溧陽、宜興、無錫到蘇州,最後注入太湖。固城湖就是這條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固城煙雨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頌詠不絕,多少如詩如畫的美好留在記憶中。據說唐代新羅國(今韓國)著名學者詩人崔致遠曾專程到此遊覽,被美酒給灌醉了,非常愜意地下榻於湖畔的招賢驛館,而南宋時著名詩人范成大也曾泛舟湖上,邂逅美麗,驚歎不已,留下有滋有味的詩篇。除了鎮前的「固城煙雨」,鎮東的「石臼漁歌」也是高淳的八景之一。

這個天然純淨淡水湖泊,贈予當地人「日出鬥金,日落鬥銀」的福祉,源遠流長卻來自於一個十分悲苦的傳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是一座名叫「石臼城」的美麗的地方。每每有行人至此,恍入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家家戶戶,安居樂業,鄰里之間,其樂融融。可是上天偏不讓他們快快樂樂的生活,派出天兵天將倒下一桶又一桶的水,整個石臼城,一夜之間變成了一片茫茫的湖澤。人間生活如此美好,上天何以不問青紅皂白就剝奪了他們快樂的權利呢?後來想想,可能是這裡在歷史曾經發生過大雨或洪水的自然災害,人們不能解釋這種現象,也就把這個始作俑者變成了上天了。

金陵第一古街

淳溪老街,始建於宋代,為淳溪古鎮的主要商貿街道,因其街道直如「一」字,無任何扭曲,俗稱一字街。八百多米長的老街以古典建築著稱,街中的店鋪一般都為樓宇式雙層磚木結構,到處都吹拂著「牛衣古柳賣黃瓜」的依稀古風。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鋪墁,兩側用青灰色石灰岩條石縱向鋪砌,中間用胭脂石橫向排列。不知這些古跡斑斑的石板上,閱覽過多少勿勿而又倦怠的腳步,達官、貴人、商人、窮人、軍人,不知哪一雙曾是真諦?哪一雙才是這老街的靈魂?閑雲樓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積澱在綿長的老街裡。

淳溪鎮工商業興盛,手工業發達,是溝通蘇南和皖南的經濟走廊。早在唐代,就有商業萌芽,唐詩中曾有「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的描述。明清時,隨著徽商崛起,成為安徽糧食、茶葉、煙葉、紙張、竹木、桐油和江蘇的色布綢緞、日用百貨等物資的主要集散地,至今這裡遺風未盡、繁華不減,店鋪鱗次櫛比,產品豐富多彩,大眾布鞋、羽毛貢扇、珍珠飾品、玉泉炻器、香乾豆腐、風味糕點、雲溪香鵝、固城湖螃蟹、慢城葉畫,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尤以羽毛貢扇和老棉布鞋最負盛名。據說明嘉靖年間,高淳羽扇傳進皇宮,深得皇室青睞,成為皇室貢品。一九五一年,高淳制扇藝人為了感謝政府對羽扇行業的關心和支持,挑選最好的羽毛雕翎,精心製作了四把寶劍式象牙柄的大型羽扇,分別贈送給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國家領導人。另外,老棉布鞋也是淳溪老街著名特產之一,拙樸的粗布、耐用的底,特別是手工的針線,針針都有心意在裡面,「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雙布鞋代表著結實、軟和、體貼、溫馨和深情,可以與穿者心靈同步,難怪世界鋼琴大師理查先生也要慕名前來淳溪買布鞋。

老街原名正義街,辛亥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易名為中山大街。日軍侵佔高淳後,改稱和平街。日本投降後,復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間,又將其更名為「東方紅大街」。一九八二年進行地名普查時,又重新復名「中山大街」。這條古街是歷史的長廊:掛有乾隆親筆賜予「孝子」匾額的吳氏宗祠樓宇雄偉;有明清時代商住建築楊廳的「庭院深深」;有體現宗教文化的關王廟;有司令部舊址…等,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參觀老街之後,欣然揮筆提名「金陵第一古街」。

我們走在古人同一條街上,也走入了不同的故事中。老街上有一口「乾隆井」,相傳乾隆三下江南,都曾巡遊淳溪老街,皇上駕到邑人不敢怠慢,重新掘井,取水御用。井水純淨、清涼、甘甜,乾隆飲後讚不絕口,多少年來這口「乾隆古井」一直保持著原汁原味,一直守著那份獨有的清純。抗日戰爭時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原是吳氏宗祠,是一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據《高淳縣誌》記載,吳家祠堂建於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進,第一進是戲樓,樓上「觀樂台」(戲臺),樓下是通道,台前是露天劇場,可容納千餘觀眾。第二進叫享堂,現作為展廳,陳列的歷代磚、石雕刻,技術精湛,價值很高。第三進是祭殿,現在作為展覽廳使用。

旖旎的民俗風情

高淳民俗館是地域風情的一個縮影。這裡陳列著一千六百餘件展品,從不同面向展示農、漁、紡織業生產和雕刻、陶瓷、炻器、民間音樂、舞蹈、地方戲劇等生產生活的民俗風情。比如民間文藝活動,就有跳五猖、打水滸、蕩旱船、打蓮湘、蚌仙舞等等。據此創作的舞蹈《采菱舞》、《花扇舞》,還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上雙雙獲得了銀牌獎。

淳溪鎮薛城花台會應該是民俗風情的翹楚之作。既然是在淳溪鎮舉行又為何叫薛城花台會呢?原來這裡就是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薛城遺址的所在地,淳溪鎮之前也被稱作薛城。據當地《邢氏家譜》記載:清康熙年間,山東聊城邢姓在朝廷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鑾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動不便。康熙皇帝便命工匠仿照金鑾殿做了一個模型,賜給這位官員,以了卻其母想看金鑾殿的願望。當時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慶賀,並按照金鑾殿的模型繪製成圖,歸來後聘請能工巧匠照圖在村頭搭建了一個花台,於農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戲,並名曰花台會。花台會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薛城花台會關鍵環節是在花台,我們有幸看到臨時搭建的花台,地約二百一十平方米,檯面寬十三米,進深十六米,猶如縮小的宮殿,製作精美,花團錦簇,金碧輝煌,極具觀賞性。台邊圍有半米多高的欄杆,懸掛各種戲劇人物彩圖,中間塑有福、祿、壽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為浮雕金花盤繞;台頂是一幅幅彩畫排吊;台口上方用紙紮鏤空彩屏拼聯,繪有雙龍戲珠、十二月花神等圖案, 稱「五彩架」。應該說,從構思到圖案都凸顯並濃縮傳統戲劇內容,傳遞中華民族忠孝節義的美德及天地人和的理念。

薛城花台會被譽為「江南第一花台」,已列入南京市和江蘇省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台會期間,這裡張燈結綵,非常熱鬧,四面八方,人山人海,紛至遝來,鄉里鄉親相擠看戲,看完了戲便走親訪友,鄉親的大聚會就變成了親朋的小聚會。這是傳統的文化活動,也是現代的商品市場,近年來還利用這個機會,舉辦了土特產物資交流會和其它民俗文化活動。

如此淳樸古風,如此古意猶存,不僅吸引著遊客,也吸引著許多導演的目光。電影《黃橋決戰》、《將軍的抉擇》、《銀樓》,央視連續劇《大江風雷》、《紅與黑2000》、《風雨中國心》,以及《無懈可擊之高手如林》、《老嚴有女不愁嫁》等作品幾乎都爭先恐後前來取景。

我們也仿佛走在這些鏡頭裡,在古鎮的兩家店鋪之間忽然發現了一條小巷子,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曲徑通幽處,寧靜細無聲。這時,天上又飄起了小雨,有位佳人在不經意間走入了畫中,撐一把油紙小傘翩躚於小道,嫋娜著柔姿,漸行漸遠,情深深,意濛濛。

江南名鎮怎麼去

1、南京→淳溪鎮:從南京中華門長途汽車站乘坐到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2、杭州→淳溪鎮:從杭州汽車北站乘坐汽車到南京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3、上海→淳溪鎮:從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乘坐到南京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

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若從臺灣去,可從桃園機場乘機先到南京、杭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