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強化管理腦,想清楚、做對事

如果你畢業自商學院,十之八九,經濟學是你的必修學分。你大概會覺得概念不是很難懂,但是複雜的圖形與數學運算,往往讓你修完課、考完試,就把知識都還給老師。

如果你讀的是社會科學院,十之五六,你也修過經濟學,只是以複雜公式表達的複雜概念,未必吸引你。

當然,不管你讀的是哪一個學院,是文科腦或數理人,你也可能基於必修課、選修課或個人興趣等種種理由,修過經濟學, 不過,極有可能,當你進入職場之後,經濟學再也沒進入過你的腦海。

翻開課本,經濟學家馬夏爾(Alfred Marshall)寫道,「經濟學所研究的,就是人們的日常事務。」明明定義如此平易近人,但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的經濟學,卻充滿了模型與專有名詞。

到底經濟學講的是什麼?真的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理性思考,提高決策品質

今天,你吃過午餐了嗎?午餐吃什麼?
當你考慮著今天的胃口如何、附近有哪幾間餐廳可供選擇、現在是月底荷包不太寬裕的時候,你不需要學習經濟學,就已經用上了經濟學的觀念。

公司附近的餐廳種類、你的胃口和錢包都有限,你吃了牛肉麵就不能吃自助餐,你很清楚,金錢是你的「資源」,滿足食欲則是吃午餐的「效用」。正如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所說,「經濟學研究的就是人的行為,衡量利害得失,是人的天性。」

因為銀行帳戶快見底了,你「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就是經濟學上的「機會成本」概念:選擇了A,必須放棄B,A的機會成本就是B。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機會成本,你可能在吃午餐的時候會考慮經濟狀況,在其他情境裡,卻又完全忘了它的存在,做出了與概念相反的抉擇。

日本駒澤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飯田泰之在《真希望老師這樣教經濟》一書中,舉了一個相信大家都有切身之痛的例子:因為上網吃到飽很普遍,也許你會認為上網閒逛一整天也沒有損失,但是如果你把上網一天的時間拿來自我投資,你就有機會可以因為工作表現變好,而讓薪水提升。

用機會成本來解釋,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的時間,你把時間都拿去上網,就無法學習進修,從而犧牲了未來的收入增加,這是否會讓你開始有點警覺,放下手中的手機呢?

再舉個例,攤開公共建設的帳本,總是發現預算不斷追加,形成大錢坑,為什麼呢?政府每年編審預算時,經常以「過去已經投入多少資源」,做為「未來是否還要繼續投入」的理由,也就是俗諺說的「頭都洗了一半」。

然而,如果一心只想著已經投入的資源,導致公共建設預算不斷超支,反而會讓「落成後的效益」淪為次要考量。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謂的「沉沒成本謬誤」,決策者被不可挽回的沉沒成本迷惑,最終造成更大的損失。

Google執行董事史密特(Eric Schimidt)在他和強納森.羅森博格(Jonathan Rosenberg)合著的《Google 模式》(天下雜誌出版)中也提到,新產品的開發最要留心沉沒成本謬誤,因為開發者會對自己的產品產生感情,難以割捨,因此決策者必須是那個能夠下定決心喊停的人。

經濟學提供給經理人的,是一套理性決策的思考框架。練習從經濟學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判斷基礎,就能提高決策品質。

宏觀視野,精準策略布局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也說,經理人多半做的是bottom-up(由下而上)的事,但是策略布局需要top-down(由上而下)的角度,這時經濟學就能派上用場。因為經濟學比起個別的企業和個人,更重視市場的整體變化以及行為之間的交互作用。就像是比起單一企業的生產決策,更強調市場供給和需求的拉動造成價格改變。因此學習經濟學,可以讓人用更全面的視角思考,不單只是埋首於日常業務中。

外貿協會副董事長單驥則說,任何經理人都要知道經濟的概況,形成自己對經濟的認知。具備經濟學的概念,在做決策時,除了公司內部因素、還能多方考量市場變化與國際經濟情勢,「這就是兼聽」(大臣魏征回唐太宗「人主何為而明?」魏征答「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討論個人或公司的經濟行為決策的,稱為「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研究整體經濟成長、政府政策、物價、匯率、經濟成長課題的,稱為「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本期封面故事以個體經濟學為主,首先討論決策的成本與效益,企業如何產生規模經濟;然後討論消費者如何影響需求變動,以及廠商提高消費者需求的策略;接著談生產者決策,市場的均衡與企業競爭策略;以及上下兩個市場的資訊不對稱現象。

最後,討論到市場上不只一家公司,而是多家公司觀察彼此動作,相互牽制,介紹判斷市場參與者動作的經典賽局理論。

審定 / 陳鎮洲(政大經濟系副教授)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123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