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 羅福松 盼小糖友能自信享受人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4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的特徵是胰島細胞被破壞而造成絕對胰島素缺乏,雖然是所有糖尿病患中的少數,卻是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主因。」研究兒童及青少年內分泌相關疾病近30年,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指出,兒童期糖尿病通常屬於自體免疫型,這類病患與第六對染色體HLA的關聯性高,大約有90%是自體免疫被破壞所造成。
從年齡區段來看,出生到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糖尿病,大多是單基因型糖尿病;而出生6個月到30歲左右,則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30歲以上則因飲食生活習慣的養成,以第二型糖尿病較多。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如在幼年期就患有糖尿病,看著孩子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監測血糖,家長勢必相當心疼。
羅福松從其觀察研究兒童糖尿病多年經驗分析,要預防第一型糖尿病,只要掌握幾個原則,或許就能減少許多罹病後的擔憂。
不能不知的糖尿病類型
在10歲以上到25歲之間的兒童期糖尿病,有幾種不同類型表現。羅福松指出,雖然兒童期糖尿病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但有愈來愈多兒童及青少年罹患傳統上,普遍被認為是40歲以上才會得到的第二型糖尿病。
在台灣,有88%的兒童是屬於自體免疫型的第一型糖尿病,這族群可從血液中驗出有破壞胰島細胞的自體抗體如ICA、IAA、GAD65等;其餘則是屬於自發性,也就是不明原因造成的永久胰島素缺乏,且經常是以酮酸中毒的方式表現。
至於兒童期的第二型糖尿病特徵,則為胰島素阻抗合併相對的胰島素缺乏,過去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類型孩子體態通常都很胖,從經驗來看,體重大概至少都有70、80公斤。」而且,除了肥胖外,在頸部及腋下也可能出現「黑棘皮症」,同時也有三高(高血糖、高膽固醇、高血壓)。如果追溯這些孩子的生活型態,會發現他們也許經常喝含糖飲料、喜歡吃高熱量食物,或習慣長時間看電視、玩手遊或電腦遊戲等。
羅福松強調,黑棘皮症雖然是第二型糖尿病的表現之一,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有此症狀,「只能說是一個警訊,表示可能家族中存有胰島素阻抗的遺傳基因,更要隨時監測並注意孩子的血糖值。」
在10歲至25歲之間的糖尿病類型,還有一種是年青人成年型糖尿病(MODY),這類型糖尿病患雖不多見,但也被歸類為單一基因遺傳的疾病,診斷時,需要靠分子遺傳技術來偵測是否有該基因突變。
趁小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無論孩童或成人,肥胖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羅福松進一步解釋,肥胖會造成胰島細胞阻抗的原因,是因為肥胖者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較高,導致胰島素的反應不好。一旦發生胰島素阻抗時,肥胖者的胰臟就需分泌更多胰島素來彌補,「當胰臟長期超勞、加上胰島細胞的能力又相對較差時,就易造成糖尿病。」
此外,多囊性卵巢的病患通常比較胖,也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被歸類在胰島素阻抗這類型。「因此,目前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建議,就是減重、運動以及飲食控制。」
至於要如何觀察孩子是否罹患糖尿病?羅福松提醒,民眾都知道糖尿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亦即喝多、尿多、吃多及消瘦,「臨床來看,吃多並不明顯,但家長若發現小朋友經常需要喝水,且特別喜愛糖水飲料,連晚上都會起床喝飲料。甚至過去不會尿床、現在卻會尿床。以及小女生的陰部容易長黴菌,且反覆感染時,都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狀表現。」
羅福松強調,還有比較嚴重的酮酸中毒現象也可能發生,這時孩子會顯得比過去疲累、身體虛弱或有噁心嘔吐、腹痛或容易喘的表現。「但這些症狀因為不典型,容易與細支氣管發炎混淆;有些孩子因為喘,甚至被送到急診誤認為氣喘,而緊急施打交感神經興奮劑,反而讓他喘得更嚴重。」
羅福松說,臨床上曾遇到不少類似個案,像前一陣子就遇過一名一歲多的孩子,因為虛弱、噁心嘔吐送醫,誤以為是腦膜炎,原本要做脊椎穿刺,幸好在抽血化驗後,發現血液中的糖分超高,才得知是糖尿病。換句話說,幼兒期糖尿病的表現相當多樣且不容易診斷,經常在尚未診斷前已經繞了好幾個科別求診,最後才發現是小糖友。
4個原則預防糖尿病過早發生
從醫30多年,羅福松觀察糖尿病確實有「幼兒化、年輕化」的趨勢,不僅是因為具有潛在基因的易敏感體質,外加環境因子的暴露,導致自體抗體產生進而破壞自身胰臟細胞而致病,「也有幾種狀況是因為太早接觸外界環境與人群而提早罹病。」
他建議父母生養子女時最好掌握下列原則,以預防糖尿病過早發生:
◎母乳要哺育超過六個月: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Ig A抗體,可以加強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並增進胰臟細胞的增生。同時,哺育母乳的時間愈長,就能延緩接觸牛奶配方等外來蛋白質的時間,「牛奶中有一種蛋白質結構與胰島細胞的細胞膜抗體類似,容易引發自體免疫反應。」羅福松也提醒,母乳的缺點為缺乏維生素D及鐵質,但只要額外補充母乳添加物,就能彌補母乳的不足。
◎副食品要等到6個月以上再吃:副食品的添加時機也很重要,建議像是麥粉、麥精、米精若太早添加,會增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
◎適當日照以補充維生素D:羅福松指出,許多大型研究發現,北歐國家如芬蘭、丹麥等為第一型糖尿病的最高風險區域,台灣算是低發生率國家,其中的奧妙就在於「日照量是否足夠」,而日照量的多寡則與人體中很重要的維生素D的生成有關。「維生素D不僅有助於調節自體免疫,還能殺菌,減少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至於維生素D的來源,除了可從乳製品中取得,也能從蛋黃、堅果、內臟、深色蔬菜中獲取,當然,充足的日照對於維生素D的生成,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與第一型糖尿病有關,尤其是克沙奇病毒。從以色列的研究發現,新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在抽血檢驗mRNA後可找出克沙奇病毒,推測可能是該病毒會引發自體免疫攻擊結構類似的胰島細胞而致病。羅福松說,最近科學家也提及COVID-19與糖尿病的相關性,但目前仍未定論。
糖尿病治療進展,讓小糖友生活更自在
在100年前,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唯有死亡這一條路,大部分病患最終都因為不能吃、吃不好而枯槁而死。自從胰島素被發現問世後,經過多次的改良精進,胰島素治療已日益符合糖友的需求,目前胰島素的種類區分有速效、短效、中效、長效及混和型。
對於胰島素的注射次數,則是許多家長最關心的。羅福松認為,原則上,注射胰島素的目的是要控制血糖,因此至少要一天多針,才能符合人體胰島素的變化。另外,胰島素幫浦也是非常符合生理需求的輔助工具,可提供持續性皮下胰島素注射,好處是比較彈性、也符合生理的生活方式。
不過,無論如何都需要使用皮下注射,「要孩子捱針,對家長而言就是一大困擾。」羅福松說,雖然目前已在發展口服胰島素,但畢竟口服需要吃到很大量,效果如何尚未明朗。「除了注射胰島素外,測量血糖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在科技進步下,如今國內已有所謂的CGM(連續性血糖監測)可以幫助持續監測7天的血糖,以及尚未上市的Libre(間歇性的連續血糖監測儀)可持續監測14天,這些新型的監測儀器可減少針刺機會,對兒童來說相當方便。
羅福松指出,在治療發展上,現在也可運用人工胰臟,一方面透過CGM檢測血糖,另有幫浦可連接藍芽,具智慧功能、對於無預期的血糖速降能有平穩的效果。「醫藥科技的進步,確實對糖友自信享受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把照顧小糖友當作一生志業
臨床經驗超過30年,羅福松同時也是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的創始者兼理事長,提及為何會如此積極參與協會運作?他笑著說:「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的宗教信仰,另一則是希望能回饋給我的小病患,讓他們能安心長大、好好生活。」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他也成功為小糖友爭取了不少權益,包括從明年(2023)1月1日開始,只要年滿12歲以下的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可領取輕度身心障礙手冊。協會也經常性推出夏令營活動,讓小糖友能在遊戲當中了解自我照護的方法,「一方面讓家長能有喘息機會、一方面也能讓小糖友不覺得孤單。」甚至也能安排故事媽媽進入校園進行糖尿病衛教,讓小糖友在校期間也能得到與正常孩子同樣的對待。
羅福松期待,在未來科技進展下,若能研發出能減輕糖友痛苦的治療工具,無論對成人或兒童型糖尿病友都能有實質幫助。不過,更重要的是,必須配合養成良好的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否則血糖控制不會成功,科學家的努力也就枉然了。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的特徵是胰島細胞被破壞而造成絕對胰島素缺乏,雖然是所有糖尿病患中的少數,卻是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主因。」研究兒童及青少年內分泌相關疾病近30年,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指出,兒童期糖尿病通常屬於自體免疫型,這類病患與第六對染色體HLA的關聯性高,大約有90%是自體免疫被破壞所造成。
從年齡區段來看,出生到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糖尿病,大多是單基因型糖尿病;而出生6個月到30歲左右,則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30歲以上則因飲食生活習慣的養成,以第二型糖尿病較多。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如在幼年期就患有糖尿病,看著孩子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監測血糖,家長勢必相當心疼。
羅福松從其觀察研究兒童糖尿病多年經驗分析,要預防第一型糖尿病,只要掌握幾個原則,或許就能減少許多罹病後的擔憂。
不能不知的糖尿病類型
在10歲以上到25歲之間的兒童期糖尿病,有幾種不同類型表現。羅福松指出,雖然兒童期糖尿病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但有愈來愈多兒童及青少年罹患傳統上,普遍被認為是40歲以上才會得到的第二型糖尿病。
在台灣,有88%的兒童是屬於自體免疫型的第一型糖尿病,這族群可從血液中驗出有破壞胰島細胞的自體抗體如ICA、IAA、GAD65等;其餘則是屬於自發性,也就是不明原因造成的永久胰島素缺乏,且經常是以酮酸中毒的方式表現。
至於兒童期的第二型糖尿病特徵,則為胰島素阻抗合併相對的胰島素缺乏,過去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類型孩子體態通常都很胖,從經驗來看,體重大概至少都有70、80公斤。」而且,除了肥胖外,在頸部及腋下也可能出現「黑棘皮症」,同時也有三高(高血糖、高膽固醇、高血壓)。如果追溯這些孩子的生活型態,會發現他們也許經常喝含糖飲料、喜歡吃高熱量食物,或習慣長時間看電視、玩手遊或電腦遊戲等。
羅福松強調,黑棘皮症雖然是第二型糖尿病的表現之一,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有此症狀,「只能說是一個警訊,表示可能家族中存有胰島素阻抗的遺傳基因,更要隨時監測並注意孩子的血糖值。」
在10歲至25歲之間的糖尿病類型,還有一種是年青人成年型糖尿病(MODY),這類型糖尿病患雖不多見,但也被歸類為單一基因遺傳的疾病,診斷時,需要靠分子遺傳技術來偵測是否有該基因突變。
趁小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無論孩童或成人,肥胖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羅福松進一步解釋,肥胖會造成胰島細胞阻抗的原因,是因為肥胖者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較高,導致胰島素的反應不好。一旦發生胰島素阻抗時,肥胖者的胰臟就需分泌更多胰島素來彌補,「當胰臟長期超勞、加上胰島細胞的能力又相對較差時,就易造成糖尿病。」
此外,多囊性卵巢的病患通常比較胖,也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被歸類在胰島素阻抗這類型。「因此,目前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建議,就是減重、運動以及飲食控制。」
至於要如何觀察孩子是否罹患糖尿病?羅福松提醒,民眾都知道糖尿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亦即喝多、尿多、吃多及消瘦,「臨床來看,吃多並不明顯,但家長若發現小朋友經常需要喝水,且特別喜愛糖水飲料,連晚上都會起床喝飲料。甚至過去不會尿床、現在卻會尿床。以及小女生的陰部容易長黴菌,且反覆感染時,都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狀表現。」
羅福松強調,還有比較嚴重的酮酸中毒現象也可能發生,這時孩子會顯得比過去疲累、身體虛弱或有噁心嘔吐、腹痛或容易喘的表現。「但這些症狀因為不典型,容易與細支氣管發炎混淆;有些孩子因為喘,甚至被送到急診誤認為氣喘,而緊急施打交感神經興奮劑,反而讓他喘得更嚴重。」
羅福松說,臨床上曾遇到不少類似個案,像前一陣子就遇過一名一歲多的孩子,因為虛弱、噁心嘔吐送醫,誤以為是腦膜炎,原本要做脊椎穿刺,幸好在抽血化驗後,發現血液中的糖分超高,才得知是糖尿病。換句話說,幼兒期糖尿病的表現相當多樣且不容易診斷,經常在尚未診斷前已經繞了好幾個科別求診,最後才發現是小糖友。
4個原則預防糖尿病過早發生
從醫30多年,羅福松觀察糖尿病確實有「幼兒化、年輕化」的趨勢,不僅是因為具有潛在基因的易敏感體質,外加環境因子的暴露,導致自體抗體產生進而破壞自身胰臟細胞而致病,「也有幾種狀況是因為太早接觸外界環境與人群而提早罹病。」
他建議父母生養子女時最好掌握下列原則,以預防糖尿病過早發生:
◎母乳要哺育超過六個月: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Ig A抗體,可以加強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並增進胰臟細胞的增生。同時,哺育母乳的時間愈長,就能延緩接觸牛奶配方等外來蛋白質的時間,「牛奶中有一種蛋白質結構與胰島細胞的細胞膜抗體類似,容易引發自體免疫反應。」羅福松也提醒,母乳的缺點為缺乏維生素D及鐵質,但只要額外補充母乳添加物,就能彌補母乳的不足。
◎副食品要等到6個月以上再吃:副食品的添加時機也很重要,建議像是麥粉、麥精、米精若太早添加,會增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
◎適當日照以補充維生素D:羅福松指出,許多大型研究發現,北歐國家如芬蘭、丹麥等為第一型糖尿病的最高風險區域,台灣算是低發生率國家,其中的奧妙就在於「日照量是否足夠」,而日照量的多寡則與人體中很重要的維生素D的生成有關。「維生素D不僅有助於調節自體免疫,還能殺菌,減少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至於維生素D的來源,除了可從乳製品中取得,也能從蛋黃、堅果、內臟、深色蔬菜中獲取,當然,充足的日照對於維生素D的生成,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與第一型糖尿病有關,尤其是克沙奇病毒。從以色列的研究發現,新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在抽血檢驗mRNA後可找出克沙奇病毒,推測可能是該病毒會引發自體免疫攻擊結構類似的胰島細胞而致病。羅福松說,最近科學家也提及COVID-19與糖尿病的相關性,但目前仍未定論。
糖尿病治療進展,讓小糖友生活更自在
在100年前,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唯有死亡這一條路,大部分病患最終都因為不能吃、吃不好而枯槁而死。自從胰島素被發現問世後,經過多次的改良精進,胰島素治療已日益符合糖友的需求,目前胰島素的種類區分有速效、短效、中效、長效及混和型。
對於胰島素的注射次數,則是許多家長最關心的。羅福松認為,原則上,注射胰島素的目的是要控制血糖,因此至少要一天多針,才能符合人體胰島素的變化。另外,胰島素幫浦也是非常符合生理需求的輔助工具,可提供持續性皮下胰島素注射,好處是比較彈性、也符合生理的生活方式。
不過,無論如何都需要使用皮下注射,「要孩子捱針,對家長而言就是一大困擾。」羅福松說,雖然目前已在發展口服胰島素,但畢竟口服需要吃到很大量,效果如何尚未明朗。「除了注射胰島素外,測量血糖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在科技進步下,如今國內已有所謂的CGM(連續性血糖監測)可以幫助持續監測7天的血糖,以及尚未上市的Libre(間歇性的連續血糖監測儀)可持續監測14天,這些新型的監測儀器可減少針刺機會,對兒童來說相當方便。
羅福松指出,在治療發展上,現在也可運用人工胰臟,一方面透過CGM檢測血糖,另有幫浦可連接藍芽,具智慧功能、對於無預期的血糖速降能有平穩的效果。「醫藥科技的進步,確實對糖友自信享受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把照顧小糖友當作一生志業
臨床經驗超過30年,羅福松同時也是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的創始者兼理事長,提及為何會如此積極參與協會運作?他笑著說:「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的宗教信仰,另一則是希望能回饋給我的小病患,讓他們能安心長大、好好生活。」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他也成功為小糖友爭取了不少權益,包括從明年(2023)1月1日開始,只要年滿12歲以下的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可領取輕度身心障礙手冊。協會也經常性推出夏令營活動,讓小糖友能在遊戲當中了解自我照護的方法,「一方面讓家長能有喘息機會、一方面也能讓小糖友不覺得孤單。」甚至也能安排故事媽媽進入校園進行糖尿病衛教,讓小糖友在校期間也能得到與正常孩子同樣的對待。
羅福松期待,在未來科技進展下,若能研發出能減輕糖友痛苦的治療工具,無論對成人或兒童型糖尿病友都能有實質幫助。不過,更重要的是,必須配合養成良好的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否則血糖控制不會成功,科學家的努力也就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