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美學-無所不在的公共建築與公共藝術!

好的公共建築不只提供民眾休閒娛樂的場域環境,還必須結合公共藝術,讓空間兼具美感的學習及品味的提升,更讓設計與藝術走入常民的生活。

Public Building vs. Public Art



本期《漂亮家居》邀請到蔚龍藝術總經理王玉齡與立‧ 建築工作所主持建築師廖偉立,來探討「城市新美學

Q建築與藝術之間的互動關係
《漂亮家居》:公共建築和公共藝術必須要產生互動才能突顯其存在性,怎樣的互動對建築、藝術、環境、人四者而言才是好的?
廖:設計公共建築時會將它視為7-ELEVEN 般,用這樣觀念去擴展它在城市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座落於南投縣的「毓繡美術館」為例,它不只是一間美術館,更是在地藝術資源擴散的重要之地,串連在地藝術家、居民,共同用藝術做成巷弄美學,
改善社區廢棄巷弄、角地,更讓居民有更多元的方式接觸藝術,並產生交流性。同樣再以「毓繡美術館」為例,設計時,因藝術家觀察到當地會有老鷹飛來飛去,所以特別在主館上方加了一個附加構造物(Folly),當光投影出來後,所形會的藝術創作即為老鷹造型,這不僅是回應了環境亦產生了互動特質。無論是哪種角度,其實公共藝術與公共建築結合後,所產生的互動、交流性是重要的,亦才能發揮彼此的價值。
王:的確,如同廖建築師所言,公共建築與公共藝術的結合性重要,其衍生出的互動性更是關鍵。因為,一棟單一的公共建築物,其空間的確是可以產生互動性特質,如:作為人與場域、空氣、光線有所交流,但隨著公共藝術作品的注入,又能再增加其不同的互動層次,可透過藝術作品的引領借景入室,讓人看到環境、空間中特別的角度。或者是藝術者在創作時,將當地的歷史背景、習俗文化植入進去,當民眾在觀賞、觸摸、感受作品時,便能夠了解其中的故事,甚至感受當時的時空間背景。互動的層次性很多樣,藝術具有這畫龍點睛的效果,拿捏得宜,是能夠帶給人很不一樣的想像。

對談之後⋯⋯
王:創作時會將設計化為文字、草圖,依序進入執行施工等,這樣的過程轉換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發?
廖:創作時會將設計化為詩、文字,甚至草圖,這只是自己呈現設計的一種方式,亦是在訓練設計時必經3階段,即見自己、見天地與見終生。這樣的過程其實是要自己如實地對生活有所了解,進而實踐屬於自己的創作與建築。
廖:致力於推廣公共藝術結合公共建築的角色,對於建築師、藝術家有什麼樣的期許?
王:藝術家、建築師屬於第一線的創作者,無論在欣賞還是選擇藝術品進駐到空間時,必觀察的是作品有無原創性,正如同每位不同時代的創作者,用著不同的方式在講述事情或觀點,所以,會更期許作品中能有更多的原創味道,因為這樣的表述不只端看他個人對所有時代、事件消化後的反芻,亦能突顯出創作的獨特性、遠見性。

廖偉立 立‧建築工作所主持建築師
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現為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2001年成立「立‧建築工作所」,其作品多位於台灣中西部,其代表作包含「王功生態景觀橋」、「天空之橋」、「基督救恩之光教會」、「礁溪長老教會」、「毓繡美術館」⋯⋯等。曾獲多項榮譽包含:中華民國第8屆傑出建築師、WA中國建築獎、日本SD Review獎⋯⋯等。

王玉齡 蔚龍藝術總經理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後,旅居加拿大和巴黎10年,法國國家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與影像系博士候選人,曾任巴黎Denise Rene畫廊亞洲代表、法國文化部附設雕塑協會展覽策劃、台北漢雅軒畫廊總經理、《今藝術》雜誌總編輯等,曾為《藝術家》、《今藝術》、《新朝》和《藝術新聞》等藝術雜誌撰稿,介紹和評論國際當代藝術。現負責策劃和執行國內外重要公共藝術與博物館重要大展,並代理國際知名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