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創總經理陳甫彥 台灣.台北.華山 建構文創大市集

2010年深冬,台北的天空很文創。日本知名設計家村上龍的「藝祭」和中子創新的「簡單生活節」二大重頭戲在華山文創園區熱鬧登場,總參觀人數超過5萬人,讓台灣充沛的創意、創新能量在空氣中流竄、在舞台上獻技。

「我們小時候,在村子裡的廟口,常常有廟會,在廟會中,各陣頭各擅勝場」,帶動台灣文創熱潮的華山文創實業公司(原台灣文創公司)總經理陳甫彥形容,華山文創園區就像是廟會,把舞台搭建起來,好戲就開鑼了!隨著鑼鼓聲愈敲愈急、戲愈演愈精采,只要「就會有人來『尬』棚(台語,意指同台較勁)」,於是乎,戲愈演愈好、陣頭愈擺愈強,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活動自然愈辦愈好。


軟實力做後盾 華山為文創產業櫥窗

扮演著台灣文創的重要推手角色,陳甫彥表示,文創的品味與價值,取決於文創產業的思考與定位,由歷史建築(舊酒廠)搖身一變為台灣文創新門戶的「華山1914」也是一樣,陳甫彥強調,做為文創產業的「未來櫥窗」,其文化力量的展現,必須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做後盾,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軟實力」。

華山文創實業公司董事長王榮文曾形容,華山有四大功能,一是舞台的功能﹔二是學校的功能﹔三是櫥窗的功能﹔四是華山就像是一本精采的大書,「任何人都可以是個創作家」。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原址為日治時代的酒廠,在2007年華山文創實業接手之後,她換上了新的披紗,古典的釀酒廠房建築群、大片如茵綠草,還有文創設計商品、二手市集與主題商店、時尚餐飲、露天與室內演唱會及各種文化展覽等精采活動等,成為東區新興的假日休閒廣場。

「雖然假日有很多人到華山來拍婚紗,但我們不希望華山成為婚紗攝影廣場﹔也有很多原住民、客家等特定族群活動,但我們也不希望華山成為原住民或客家廣場」。陳甫彥擔心經營3年多的華山文創園區被貼上標籤,在他的想像,希望將華山帶往何處?「華山提供展演的舞台,讓每個人都是一個創作家」,陳甫彥眼神篤定地說。


提供展演舞台 每個人都是創作家

談起華山文化園區的舞台功能,陳甫彥特別提及小時候,在鄉間的廟埕下,戲班子搭起來,鄉村裡的村民端起板凳、攜老扶幼來看戲,人潮多了,賣香腸、包子的小販也都聚攏過來,形成台灣特有的野台戲文化。戲演得好不好,也會有人來踢館、「尬」棚,華山初期也希望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人潮高度聚集在華山。


小而美台灣 發展特色產業

華山文創實業自2007年取得華山藝文特區ROT經營權,第一年進行整修,2009年下半年開始營運,就舉辦300場大大小小的活動﹔2010年更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共舉辦了400場活動,營收達2億元,今年是重要的關鍵年,陳甫彥表示,華山在打響知名度之後,未來將控制數量及品質,全年不超過500場活動,同時,2012年為建國101年,華山將以「Green」為主題,環繞此一主題,展開一整年的活動,藉此建立品牌。

陳甫彥強調,要建立品牌形象必須強化活動自辦能力,華山文創預估在2013年自辦加計合辦和委辦的比例是6比4,大幅拉高舉辦國際大型展演活動的實力。

分析台灣的文創「軟實力」,同樣也是易遊網董事長的陳甫彥說,中國大陸有500個文化園區,台灣有4個,目前只有華山文創園區在營運,台灣幅員小、機動性高、彈性度夠,這些都絕對是台灣的特色。「將台灣、台北及華山當作一個Marketplace(市集),我們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他舉接待大陸貴賓團的經驗來說,安排貴賓到蘇澳泡溫泉、花蓮賞大峽谷風光、欣賞花東縱谷美景,再走南橫繞回高雄,他不必全程陪同,只要開車、坐飛機、坐高鐵,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就會讓客人感到十分窩心、誠意十足,這就是台灣小而美的絕對優勢。文創搭配觀光的行程,也是台灣觀光產業最佳的出路。

華山文創計畫砸下新台幣20億元針對面積達1.1萬坪的華山文創園區進行規畫,其中16億元將作為興建10層樓的旗艦大樓,這棟耗資不菲的建築物,邀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畫,是一棟集會議廳、演藝廳、攝影棚、剪接室等多功能大樓,主軸走創意半成品的後製功能。設計要前衛、時尚,又要搭配周圍百年的建築群,如何融合古今,成為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