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的科技 孵育柔軟的心

近年來,數位典藏的引進,可將過去單一維度或僅能平面呈現的藝術創作,使用立體、動態的方式來觀察分析。數位教具對於藝術相關課程的支援也逐漸深化,藉由過去無法全面觀察到的多元化角度,有機會刺激學生發展建構出新領域的觀點(如新創門派);如今,學生欣賞接觸的視野變得更寬闊,老師教學的重點也不能再局限於匠藝技術,而是如何找尋所需的資料,並促進跨界的創作。


量身打造的數位家教

藝術教學約略可分為兩大面向:一是藝術技能的訓練;二是欣賞藝術的能力。數位設備可以仔細拍攝藝術家創作的過程,把動作轉為可以重複、可以分解學習的教學段落;老師也可藉由這類教材,將必須注意的特寫鏡頭與特殊姿勢等「門道」點出,學生便能精準掌握重要的技巧。猶如體育競賽訓練時,觀賞標準動作的影片,對照自己的動作而進行修正,以合乎要求,提升成績。有了數位教學系統,學生可以依個人需求,重複播放與學習;這就像是數位式的一對一家教,或師徒制的訓練,推估教學成效可提升2個標準差。

接著再談藝術的欣賞與鑑賞力。欣賞力,其實是一種涵養,是一種內化到生活中的態度與能力。學好「懂得欣賞」的能力,其重要性在於能夠洞察所接觸技藝中的美好與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這與運動家的精神相彷彿,在欣賞藝術演出與運動競賽之際,不再把單一場次的輸贏當作重點,而能關注演出者或參賽者彼此是否能不斷展現出令人驚豔的技能。這是美感與美學精神的昇華,有時老師也不一定能留意到這種潛移默化的美感培養,只能創造接觸的機會,引導肯定多元的標準,讓學生逐漸在心中奠立一種「願意欣賞別人」的價值觀。

比如說,觀賞棒球賽時能夠欣賞雙方的打擊、投球、守備等各面向;看歌唱表演時,則能針對歌手的意境、技巧、台風等項目,給予個別的評鑑與分析。我們若不能「懂得欣賞別人」,會讓自己的心裡永遠有放不下的壓力。在歐美社會,稱讚別人已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但在台灣,多數人在待人接物上還不習慣如此,會感到肉麻。不過,近年家長們已逐漸不再只計較分數,而鼓勵孩子探索發展課本以外的新領域,對於「成功」也給予新的定義,成功不再僅限於「會念書」或「會賺錢」等傳統的價值取向。

日前廣達電腦負責人林百里語出驚人表示,自己恨母校科系的教學,因為無法啟發創意。我能了解其中的緣由。傳統課堂上老師教的知識,都是基礎的道理,但如果只仰賴這樣的教與學,老師教得越多,所給的框限反而就越大。老師教的當然並沒有錯,錯在並沒提醒學生「上課的內容不是唯一的知識」;因此,書念得越多,給自己的制約也越多,創造力就越低。我們如果不走另一條路,哪能看到新的風景,並印證所學?


天涯夥伴相助 刺激創造力

因此,從事教育工作時,必須注意避免被過去的經驗綁住。科技軟硬體的切入,可以擴大照應到這方面的需求。如PBL(問題導向式教學)在電腦與網路普及前,多半要仰賴圖書館;而在網路便利、雲端廣泛支援的今天,新工具能幫我們快速搜集比對更多、更廣,且來自全球的資訊,我們則可以訓練自己篩選的能力,藉由來自天涯各地的朋友的協助,融合成創新的解決方案。

教育,可以藉著進步的科技,協助我們擴大視野,促進培養好的創意。舉例來說,電腦軟硬體運算力的提升,讓我們可以快速做出各種模擬,這就大大降低了實際實驗和摸索的成本與時間,我們可以很快地修正設計。像是過去必須靠手工製圖,如今電腦則能提供更精確清楚的全方位立體圖;又如虛擬實境相關技術的導入,可以及早排除不適合的設計,其實也幫助我們能夠更勇敢地進行創作創新,引導出新的成就。

又如沉迷電玩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順勢引導他們發展其他的正當技能,像編寫程式、數位藝術或比賽競技等,都是可能的發展方向;而不該一味處罰,壓抑他們的創造力。林百里先生若能了解到這點,也就不必對當年的學習經驗耿耿於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