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成新避險資產?彭云嫻從美國關稅點出市場、投資人經濟擔憂
彭云嫻指出,比特幣與美元及美股的走勢逐漸脫鉤,與黃金的價格連動則顯著加強,呈現「雙黃金避險模型」的新趨勢。
在川普關稅政策下,全球市場對地緣政治與貿易風險的敏感度迅速升高,避險資產的資金流向也出現結構性變化。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云嫻指出,比特幣與美元及美股的走勢逐漸脫鉤,與黃金的價格連動則顯著加強,呈現「雙黃金避險模型」的新趨勢。
延伸閱讀:應戰美國關稅!行政院拍板「4100億特別條例」 勞健保、台電都被列入
[caption id="attachment_166582" align="aligncenter" width="3840"]
HOYA BIT創辦人彭云嫻。(圖/HOYA BIT)[/caption]
比特幣與黃金價格,兩者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場關聯性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與黃金的價格走勢具有顯著的滯後相關性。以Cointelegraph的市場統計資料,當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後,比特幣價格往往會在約100到150天內跟進上漲。例如2017年黃金價格上漲約30%,隨後比特幣價格便迅速攀升至19,120美元的高點;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後,黃金價格達到每盎司2,075美元的歷史高點之後,比特幣在數月內便從9,000美元迅速攀升至超過60,000美元,漲幅高達500%。
彭云嫻對此表示,這種價格聯動模式再次顯示出兩者之間深厚的市場關聯性,投資人應密切觀察此歷史規律對未來行情的影響,若保持這樣的行情走勢,比特幣價格可能將在2025年第三季至第四季期間達成新的價格紀錄。
關稅導致比特幣和美國、美元脫鉤,反映出投資人對當前經濟環境的擔憂
從近期比特幣與黃金價格近期密切聯動會發現,與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的不穩定因素密切相關。投資人現已對關稅政策逐漸疲乏,更多的是擔心總體經濟走勢,包含美聯儲降息進度、美國國債、GDP及失業率數據表現,而比特幣總量2,100萬枚,是全球唯一可以驗證供應量的貨幣,具有高度可攜性即可分割性,這樣的稀缺性使得比特幣才通膨強烈的情況下,成為對抗貨幣貶值的有力證據。
Galaxy Digital執行長Mike Novogratz指出,目前美國經濟環境正面臨明顯的「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指在信貸周期或者景氣循環中,資產價格的大幅下跌),高達35兆美元的國債與經濟赤字狀態不可持續,市場對美元及傳統金融市場的信心逐漸削弱,轉而尋找更為穩健的避險資產。Novogratz也特別提到川普政府政策不確定性及高利率環境,正在加劇投資者對通膨和經濟動盪的擔憂,進一步推動市場對黃金和比特幣這兩大避險資產的需求。
比特幣站上9萬美元大關,三項關鍵原因值得關注
近期比特幣價格強勢站上9萬美元,市場傳聞背後有「資金逃離美元」的動能,彭云嫻認為,這波行情其實是由三項更深層的因素共同推動。
首先,是美國現貨比特幣ETF持續吸引法人資金流入,像是BlackRock的IBIT單日交易量屢創新高,顯示傳統金融資金已將比特幣納入核心投資組合。其次,是鏈上籌碼逐漸集中於長期持有者手中,短期換手率明顯下降,反映市場對中長期價格的信心穩定。第三,則是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川普表示有機會降低中國關稅,帶動投資人信心,進而將資產投入加密貨幣市場。
面對動盪不斷的投資市場,彭云嫻建議,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美國將於2025年5月初公布的比特幣戰略儲備報告,該報告將首次將約20萬枚比特幣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儲備中,這將進一步加強市場對比特幣作為主權級避險資產的認可。
截稿前,比特幣報價來到93,817美元,近七日上漲逾9%,自4月初低點反彈幅度已超過23%;同期黃金累計漲幅達26%,創下28次歷史新高。彭云嫻強調,與其說這是一場對美元資產的逃離,更準確地說,是一場對「未來避險資產定義」的重塑。比特幣正逐步擺脫過去的投機標籤,進入具備長期戰略地位的資產序列中。
這篇文章 比特幣成新避險資產?彭云嫻從美國關稅點出市場、投資人經濟擔憂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孫敬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