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喪親之慟



重點提要
■動物行為學家過去一直不願承認動物也會有跟人類一樣的情感反應,例如哀慟。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海豚、鴨子等物種都會因為近親或親密的夥伴死去而哀慟。
■這些觀察結果顯示,儘管人類的哀慟方式獨一無二,但人類對哀慟的感受,確實有著很深的演化根源。

在希臘阿姆夫拉基科斯灣海域的研究船上,龔薩爾弗(Joan Gonzalvo)觀察著一頭看起來非常憂傷的瓶鼻海豚。這頭母海豚用她的口鼻部及胸鰭不斷把一頭初生的海豚寶寶推離研究船、迎著海流前進,幾乎可以肯定,海豚寶寶是她的親生骨肉。海豚媽媽似乎想推醒寶寶、催促牠游動,卻徒勞無功,寶寶已經死了。大熱天裡,小海豚的屍體在陽光照射下載浮載沉,很快就開始腐爛;偶爾,母海豚會清除屍體上的死皮及剝落的組織。

第二天,母海豚持續同樣的行為,龔薩爾弗和船上的同事開始擔心:她把心思都放在海豚寶寶身上,沒有正常進食,由於海豚的代謝速率很快,這種行為對她的健康相當不利。阿姆夫拉基科斯灣大約有150頭海豚,有3頭海豚曾經游近這對母子,但沒有打擾或跟著母海豚這麼做。

龔薩爾弗是義大利特提斯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他在2007年看見這一幕之後,決定不比照以往把海豚寶寶屍體帶回檢驗。今年稍早,他告訴我:「尊重,是促使我不介入的原因。我們很榮幸能見證到這麼明確的證據,顯示瓶鼻海豚媽媽與寶寶之間的緊密關係,這是我研究了近10年的物種。我更感興趣的是觀察牠們的自然行為,而不是唐突介入或打擾這頭明顯已經很悲傷的海豚媽媽。我會把我所看到的行為定義為哀慟。」

這頭海豚媽媽真的是為了她死去的寶寶而哀慟嗎?如果是在10年前,我會說不是。身為研究動物認知與情感的生物人類學家,我會承認母海豚的沉痛情緒,但拒絕把它解讀為哀慟。我所受過的訓練與大多數動物行為學家一樣,我會用「因為同伴死亡而改變行為」之類的中性術語來形容這樣的反應。畢竟,母海豚可能只是對寶寶不活動的怪異狀態感到困惑,因而變得激動。根據傳統的研究規範,把悲傷等人類的情緒投射在動物身上,是心軟、不科學的。

但現在,特別是我為了新書《動物如何悲傷》進行了兩年的研究之後,我覺得龔薩爾弗的判斷是正確的,母海豚是在哀慟。過去幾年來,對於動物面對同伴死亡時的表現,有許多新的觀察一一浮上檯面,讓我得到一個驚人的結論:鯨類、大猿、大象及許多其他物種,包括農場養的家畜及寵物等,是否會在親友過世時產生哀慟的情緒,取決於當時的狀況和動物本身的個性。這麼多的物種(包括一些與人類親緣關係相當遙遠的動物)會哀悼死去的摯愛,這告訴我們,人類對哀慟的理解其實根源很深。

難以定義悲傷

從兩個世紀之前,達爾文的時代開始,科學家就激烈辯論,除了照顧子代或其他與生存和繁殖有關的行為外,動物是否還能表現情感。達爾文認為,從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演化關係來看,不同物種對於許多情感的表現必然是相似的。他以猴子為例,就有悲傷與嫉妒,以及快樂與煩惱等情緒。但動物有情感的主張後來越來越不受主流科學青睞,到了20世紀初,行為主義典範當道,堅持認為嚴謹的動物行為研究必須是可被觀察的行為,而不是動物的內在生命。後來,科學界又漸漸開始抱持著動物有情感的看法,部份原因是一些田野研究針對腦容量較大的哺乳動物進行長期觀察,看到了一些個案。在坦尚尼亞,珍古德(Jane Goodall)仔細描述了幼年黑猩猩菲林特在母親菲洛死亡後的短短幾個星期內,如何因哀慟病倒而死亡的感人故事。在肯亞,莫斯(Cynthia Moss)報告指出,大象會陪伴在臨死同伴身旁,輕觸死亡親屬的骨骸。田野生物學家和人類學家開始問道:動物是否會以及如何表達哀慟。

要研究並了解動物的哀慟行為,科學家必須先定義悲傷和其他感情有何不同。儘管「動物對死亡的反應」包含了動物在同伴死亡後的所有行為,但研究人員可能只有在滿足某些條件時,才會強烈懷疑是哀慟的表現。首先,兩隻以上的動物,除了為求生存的行為(如覓食或交配)之外,仍選擇互相陪伴。其次,當其中一隻動物死亡時,存活者會改變日常行為,也許是覓食或睡眠時間減少,身體姿勢或面部表情顯現出憂鬱或激動的情緒,或者整體缺乏生氣。達爾文把悲傷與憂愁混為一談,但是這兩者並不相同,主要差別在於強度:動物悲傷時,憂愁程度比較嚴重,可能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3年第139期9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