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非營利組織獲Google.org資助 發展在地化AI教育
Google旗下的慈善組織Google.org今(5)日宣布,挹注1500萬美金資助的「亞太AI機會基金」,其中台灣的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國立台南大學及非營利組織One-Forty入選,希望運用資金發揮AI帶來的潛力。
Google旗下的慈善組織Google.org今(5)日宣布,挹注1500萬美金資助的「亞太AI機會基金」,其中台灣的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國立台南大學及非營利組織One-Forty入選,希望運用資金發揮AI帶來的潛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6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1656"]
One-Forty以母語教學、量身課程與學習社群,幫助移工善用AI。(圖/Google提供)[/caption]
AI雖然為經濟成長和勞動力轉型帶來了無限的契機,但許多人尚未具備所需要的技能來充分把握這個機會。根據亞洲公益創投協會AVPN的最新報告指出,亞太區58%的民眾對AI的潛力感到期待,但只有15%曾接受過AI相關的培訓,且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類培訓的存在。
延伸閱讀:引領臺灣邁向人工智慧島 經濟部辦理智慧創新大賞、培育AI人才
根據Google.org的說明,他們第一階段資助的49個社會影響力組織是由AVPN透過公開徵選所選出,並獲得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支持,其中包括來自台灣的3個單位。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表示,透過Google.org亞太AI機會基金,他們得以打造「AI麻瓜共學團」共學生態圈,讓參與者們從AI新手變為種子講師,跨界協作,並將所學帶回各自的社群與角落。
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則說,在AI的時代,語言與資源隔閡不該阻礙80萬東南亞移工參與技術革新,他很感謝Google.org的支持,讓他們可以結合10年的經驗,以母語教學、量身課程與學習社群,幫助移工善用AI。「我們相信,當他們擁有AI自信與能力,不只安居台灣,更能返鄉帶動家鄉發展。」
Google.org指出,亞太區擁有20億快速增長的勞動人口,而且語言、文化和經濟的背景極其多元,獲得基金的這些組織,將會為最需要的人提供在地化的AI培訓和資源,從印度鄉村地區的「個人企業家」(solopreneurs)、新加坡的家事移工,到日本的身心障礙者以及他們的照護者。
這些計畫包括針對各個在地市場量身打造、實際的AI應用,提供更用得上、更有效的培訓。「這種目標明確的方法將有助於弭平現有AI相關勞動力發展的差距,確保沒有人會在這波浪潮中被遺漏。」
這篇文章 台灣3非營利組織獲Google.org資助 發展在地化AI教育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彭夢竺
- 更多科技新聞 »